了割据称雄一手推动朝廷废史立牧,最后却都便宜了其他人,这让他如何甘心?
\n
苍天不公!苍天不公啊!
\n
益州治所迁到成都的第一个春天,州牧刘焉哀毁过甚背发疽疮而亡。
\n
朝廷混乱自顾不暇,没有精力选派州牧刺史接任。父死子继,所有人都默认新任益州牧要从刘焉的两个儿子里选。
\n
按照长幼,在刘焉长子次子皆亡的情况下,作为三子的刘瑁理应继承州牧之位,但刘焉帐下司马赵韪和治中从事王商等人却都推举幼子刘璋继位。
\n
刘焉入蜀时别的儿子都不带只带了一个刘瑁就说明这个儿子最得他心,在听相面的人说旧友吴懿的妹妹吴氏有大贵之相时还为刘瑁娶吴氏为妻。
\n
而幼子刘璋呢?什么都没有。
\n
但凡益州官员对旧主有一丝丝的真心,他们都能看出来刘焉中意的继承人是一直带在身边的三子刘瑁,可惜真心在利益面前完全不够看。
\n
比起杀伐果断还能迅速继承其父手中势力的刘瑁,胆小懦弱耳根子软的刘璋更符合本地豪强对新主的要求。
\n
至于朝廷的意见,那不重要。
\n
他们能主动和朝廷打招呼已经很看得起朝廷了,朝廷还想做他们益州的主不成?
\n
呵,休想。
\n
主官更替最容易生乱,荆州刘表和刘焉不对付不是一天两天了,扬州在他没反应过来的时候就被荀晔拿下已经让他暗恨不已,如今益州易主要是再一无所获他得气到呕血。
\n
他如今带甲十余万据地数千里称雄荆江,益州是刘焉那个有本事的三儿子继位他还能高看一眼,现在这个就算了,不趁机咬上一口实在对不起暴毙而亡的刘君朗。
\n&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