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儿吧?”
\n
而且他上任的程序非常正规,和袁术那种把原来的官员打跑再上任的完全不一样。
\n
他不光名声比袁术好,他还有天子背书,总不能还是和袁术一样的待遇。
\n
乌程侯摊手,“这不是名声的问题。”
\n
自董卓进京乱政,州郡相互观望,没有人愿意尽心尽力为朝廷讨贼,相互间皆是为私利而争。
\n
话说的直白,不过却是事实。
\n
老头儿已经认定所有跨州连郡的势力都是逆贼,除非天子亲至,不然谁都别想让他听命行事,和名声好坏关系不大。
\n
其实那老小子在别地儿当太守也行,奈何庐江豫章两郡以长江为郡界,只有个豫章却指挥不动庐江还是没法布防。
\n
九江西边的大别山和南边的长江是抵御荆州的最佳防线,如果刘表真的敢过来抢地盘,要么北上走南阳绕过重重大山,要么顺江而下。
\n
为什么袁术守不住南阳就转移到九江?因为南阳当时还是他的地盘,九江又没有比他强的势力,从南阳到九江很方便。
\n
现在也是,扬州各郡没有很强的势力,各郡关起门来各管各的可以相安无事,但是他们小将军明显不是只管九江不管其他地方的人,这么一来那陆老头儿在庐江就碍事儿了。
\n
荀晔若有所思的点点头,掰开橘子吃了一瓣,然后面色如常的将剩下的分出一半给孙坚,“陆老爷子性子倔,豫章的朱太守呢?”
\n
豫章太守朱皓,字文明,会稽郡上虞人,河南尹朱儁之子。
\n
他对扬州各郡主官的了解仅限于家世出身,别的还得另外打听。
\n
这年头名声造假太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