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峪县坝山上的村子里,大概爬到半山腰就可以看到山下流淌而过的沅江。”周羚一边回忆一边慢慢讲,既觉得亲切又觉得遥远,“路不太好走,到了县里想进山到镇子上,还要坐两个小时的汽车,通路也还是最近几年的事。”
\n
“所以一年年下来,村里剩下的都是老人、女人和小孩,好在大家会相互照应。比如像我和我姐就是吃百家饭长大的。”
\n
他的脑海里浮现出漫山遍野的山花,还有小块的粮田和蓊郁的果树,有一年生了虫害的毛桃,还有每年卖不掉的山楂,鱼塘很少,但也不是找不出两块,有时候雷雨天路过,能看到有鱼跃出水面。
\n
它们是如此具体,但经由言语又如此匮乏而无趣。
\n
周羚轻声笑了一下,在宋明栖等待的眼神里没有再继续说下去:“很无聊吧。富的地方各有各的致富经,靠旅游,靠石油,靠什么的都有,但穷的地方都是一样穷。”
\n
宋明栖表示理解:“因为贫穷的根源大都是一样的,交通不便,劳动力流失,人们更向往生活在便利的大城市……
\n
“可能……也有例外。”周羚想了想,“好像除了我姐姐,她就特别喜欢山里的生活。”
\n
“安静,节奏慢,可以一天都不看手表。她开玩笑说纺织厂的宿舍像鸟笼一样,流水线旁边的板凳就是套驴的栓。我知道,如果不是要赚钱给我念书,她也不会跑到广南打工。她还在屋后种了好多柿子树,说等老了要回去养老,柿子的话牙掉了还能吃得动,苹果树就不行,咬不动,不实用……”
\n
宋明栖被逗笑了。被封存的档案里,那行写在纸上的冷冰冰的失踪者姓名,在家人的叙述中变得鲜活起来。
\n
“所以你才要把姐姐带回去?”
\n
“嗯。”周羚说,“她到广南是为了我,我不能把她一个人留在外面。”
\n
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