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就再难复刻自己的成果的原因。
\n
霍顿夫人回归神来,点了点头,对玛格丽特产生了新的认识。
\n
乍一听起来好像与所有俗套的金丝雀爱情故事差不多,但又有众多不同。
\n
能感觉到,玛格丽特对待爱慕虚荣的女孩并不如大多数作家一样抱着批判的心态,而是仁慈又怜悯的。
\n
看似写的是爱情,实际上这故事里所有的冲突都是人性,阶级,社会结构之中的问题。
\n
若是从头反思,就该想想曼卡丝为什么逃婚,她逃的单纯只是个不上台面的未婚夫,还是想要逃脱结构性压迫,在那个年代作为女人,她的选择又在哪里呢?
\n
这个故事的核心观念颇值得推敲。
\n
霍顿夫人能感觉到玛格丽特讲述故事的天赋,她未免有些惊喜,心里有种预感,如果结尾能处理的好,必然能成为一种经典。
\n
她现在的纠结,只是一个必有的过程,只需要鼓励。
\n
霍顿夫人的心肠忽然火热起来,她忍不住劝道:
\n
“玛格丽特,这个故事很好,你一定要听从自己的内心,要成为一个好作家,必然要熬过自己心里的这一关,不要恐惧。”
\n
玛格丽特听了,若有所思的盯着餐桌银质花瓶里的月见草,笑着应下。
\n
珀利见霍顿夫人已经对玛格丽特产生了十分的兴趣,就提出要带她们去画室看新藏品,更方便拉进距离。
\n
到了傍晚,珀利的议员丈夫回来了,他与在座的各位都认识了一番,同在画室里陪伴她们观看藏品,摆起了一桌牌打,珀利的丈夫最爱打牌,但凡凑的够会的人,都要玩几局才能罢休。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