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当月二十七日, 太子车驾入南阳宛城,于此地召见了南阳太守,并视察了当地的冶铁业。
\n
因为是光明正大, 声势浩荡而来,所以当然没办法搞什么不打招呼不发通知的突然袭击, 即使太子本人谦逊退让, 也决计挡不住当地的高官热情洋溢, 拼了命也要一拥而上。所以太子的仪驾是越拉越长, 抵达宛城之时, 已经是浩浩荡荡左呼右唤,一群千石二千石中二千石随行护卫,人数多得连郡守府都挤不下。
\n
南阳在先秦时就以冶铁业闻名于天下, 所谓“宛之钜铁施,钻如蜂虿, 轻利剽遬, 卒如熛风”,当年楚国以此与秦赵争锋, 即使百战劲卒, 亦锐莫能当。不过, 在高皇帝执三尺剑平定天下以后,南阳的冶铁业反而骤然中衰, 一度到了零落不堪、籍籍无名的地步, 即使朝廷百般扶持, 效用也并不昭著——没有办法,南阳的冶铁技术是为战争和武器而设计的, 高皇帝后海内升平,倒覆干戈无所用之, 原本在残酷厮杀中磨砺出的技术成了大而无当的屠龙术,实在很难适应新时代的发展,于是曾经冶铁名城的衰落,当然也就在情理之中。
\n
自然,放纵这样珍贵的技术自然流失,是非常沉痛而可惜的事情。所以在上林苑的人员培训成功之后,皇帝就特别在意毗邻关中的工业发展,一口气往南阳输送了上百名人才及大量配套物资,希望这些新鲜血液能够吐故纳新、再整旗鼓,重新恢复宛城过往的荣光——或者用穆祺私下的话讲,“南阳老工业基地振兴计划”。
\n
几年下来,朝廷陆陆续续也为这个振兴计划拨了数千万的大钱,至于其他的人才、物资,更是随用随取,略无吝啬;如今事情告一段落,当然也要叫自家亲儿子亲自下来检查检查,也算是甲方验收一番。
\n
显然,这种甲方是绝对不好伺候的;所以陪同的太守提心吊胆,一路上简直是沟子都要夹得梆紧,偏偏一个二千石又没资格凑到太子面前讨好(太子属官得罪不起那姓王的方士,还能得罪不起你?),只能硬着头皮跟在后头。好容易出了城区,进入到专门为冶铁厂设立的工业园地,太子便坚持自己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