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许栀和:“……我问的不对?”
\n
“没有没有,”雨顺头摇得如拨浪鼓,“大娘子还记得我刚刚问掌柜的那番话吗?”
\n
许栀和不确定道:“一年营收不超过两千两?”
\n
“正是,”雨顺颔首表示肯定,“在潘家,两千两算是个门槛,潘家自上而下分为不同的掌事人,除却郎君的祖父潘老太爷和他爹爹,郎君算是潘家所有地区的话事人,只有达到了两千两以上的营收,每年年底才有资格到潘家呈交账本,低于两千两,便只需要向分管当地的潘家人汇报即可。我们郎君的叔伯和一些庶出的兄弟就在州府主事。”
\n
许栀和肃然起敬:“原来两千两是见到潘光的门槛。”
\n
“那可不,我自幼跟在郎君身后,这样的营收自然闻所未闻,”雨顺真心实意道,“郎君在大娘子您面前屡屡碰壁,实则也算是响当当一号人物。”
\n
许栀和:“我明白了。”
\n
雨顺刚想问明白什么了,忽然看见许栀和从袖中掏出纸笔,他心底犹如有猫抓一般,好奇地想要探头看。
\n
“不外出走走,便如井底之蛙。”许栀和将刚刚听闻的管理方法三言两笔记录下来。
\n
她本以为自己短短几年时间将和乐小灶和金酥斋开到十二家已经是不错的成绩,但现在看来,还有进步空间。
\n
掌柜再次出来,看见的便是那位夫人奋笔疾书。
\n
雨顺看了几眼,明白了许栀和心中所想,时不时还会靠着自己的回忆补充几句,“大娘子,你和郎君还有一个大区别。”\n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