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等秦之初罚完酒后,徐世森安排秦之初坐在了一张酒桌旁。他和萧蔚湶则坐在大堂中间的一张酒桌旁,坐在这张酒桌上的,都是这次最有可能金榜题名的几位,是豫州读书人的精英,个个都在豫州全省有相当的名望。
\n
秦之初所在的酒桌,包括他在内,一共坐了七个人,其中三个身着粉色圆领大袖儒衫,她们都是少见的女性举人。
\n
大周朝幅员辽阔,地缘宽广,所需官吏众多。最初的时候,只有男子才能够参加科举,女子则在闺中刺绣。立国之初,通过科举产生的官吏数量勉强够用,但是后来大周朝内部状况不断,不断有官员被杀,再加上科举取士非常严格,不合格者不准做官,每三年一次的进士数量都是有数的,根本无法弥补官吏的缺员。
\n
朝廷曾一度放宽科举取士的标准,但是扩招之后产生的进士,质量明显不如以往,到了地方后,根本无法胜任地方上繁杂的政务,惹得民怨沸腾,怨声载道。故而这一制度试行不久之后,就废止了。
\n
在千余年前,大周朝史无前例的出现了一位女皇帝,在她的强力推动之下,大周朝开始有限度的放开女子读书的限制,逐渐的产生了一些女秀才、女举人、女进士等。
\n
朝廷专门为这些人开辟了女科。按照比例取士,然后分配到全国各处任职,这一举措有效地弥补了官吏不足的现象。
\n
只是女帝在位的时候,有她的全力支持和推动,还好说一点。等到女帝驾崩之后,大周朝又换成男皇帝,对这方面兴趣缺缺。再加上女子做官,有很多非常现实的问题没有办法解决,别的不说,单单结婚生子就是很大的问题。
\n
那些女秀才、女举人、女进士找不到婆家的,比比皆是,功名越高,越是没有人登门提亲。大周朝的男人们还是信奉“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对这些科举场上的女强人,个个都是敬谢不敏,避之唯恐不及。
\n
到了最后,很多女秀才、女举人、女进士不得不屈从现实,找一些贩夫走卒草草成亲,这距离她们的理想婚姻,差距实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