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凡总有一种自卑感,让他很有点放不开。
\n
但李凡也有两点优势,其一是:他与张琳的座位相邻,张琳在前,他在后,近水楼台先得月,李凡虽然不敢明目张胆地去追求她,但却可以更方便地把自己的内涵(知识)展示给她看,加深她的印象;其二是:张琳好象对他比对其他人好,(包括陈雄在内)这一点很重要,女孩子的心是纯洁的,她未必会过于看重家境,特别是她本人家境比较好的时候,更是对金钱没有太大的感觉,或许家境比较差的男生更容易激发她的同情心而在某些时候上升到爱情的高度(当然这只是小女孩的不成熟的想法,长大了会变的)。高三是复习的阶段,每天晚自习老师基本上不会进教室,也不再硬性指定应该复习哪一科的功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因人而异地复习不同的科目。张琳有点偏科,她记性还行,但重在理解的数、理、化却总是理解得似是而非,最基本的课本练习倒没什么,一碰到转弯的难题就抓瞎,而且还属于特别难点拨的那种。数、理、化又恰恰是李凡最喜欢的课目,李凡天生喜欢动脑筋,老师讲课还往往跟不上他的节奏。他最大的特点就是:掌握知识点,决不在同一个问题上浪费时间。所以他平常的练习是最轻松的,十余种类型的题目找十余个有代表性的来写出计算方法来就万事大吉,甚至结果都懒得去计算,用他的话说:“公式都有了,计算是小学生的事”。
\n
他的这种方法开始并不被老师看好,还被老师狠批了一顿,但在以后的考试中,李凡的成绩让所有的老师闭了口,于是有的学生也开始尝试这种方法,老师也并不禁止,只是多年传统的做题方式也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大家就这样各行其是,只要成绩好一切都好办。也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李凡的新方法,起码张琳就绝对不适合,她在李凡教她新方法后,兴冲冲地开始了伟大的改革,但一个月下来,成绩反而退步了,连最基本的东西都忘得差不多了,李凡在抓了若干次头皮后反思,也许这种方法有一个大前提吧:必须将基本知识点掌握运用得相当熟练才行,否则,还可能坏事。
\n
这场事故之后,李凡感觉很对不起张琳,所以破例主动帮助她补习数、理、化。这一番补习是全方位的,凭着李凡过人的知识以及结合张琳量身定做的方法,以后的几个月里,张琳的数、理、化全面提升,曾一度成为班上仅次于李凡的二号,把个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