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刘晋终于说起了正事,关于律法修订的一些细节。
既然要修,那就尽量修全一点,也省得后面再劳师动众。
像什么女子休夫、商税之类的,都可以加进去,少数民族的特殊情况也要考虑进去。
律法不是随便乱修的,也不是为了满足个人私欲才修了,这需要考虑人性的需求与社会的伦理道德。
总之一句话概括就是:法理不外乎人情,但法理必高于人情。
律法的存在,实际上是为了更好的维护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是人类社会共同的道德情感底线。
这个底线可以适当变通,但不能没有。
刘晋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很杂,但也引人深思。
比如杀人偿命欠债还钱,这在正常情况下是没问题的,但架不住非正常情况同样不少啊,一杆子全部打死可就违背人类普遍的道德情感了。
法理要维护,但不能脱离群众。
在座的都不是庸才,刘晋只是开了个头,他们就能举一反三,顺着思路探讨下去。
当然,这仅仅是整理出一条大致的脉络,细节的补充才是重中之重。
这个就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了,同样也不是三两个人的智慧能搞定的。
刘晋指定了几个人给荀爽打下手,郑玄、蔡邕、法正、孟达、张松、周瑜、诸葛亮、庞统和司马懿,至于其他的,荀爽需要谁,直接征用就是。
荀爽很痛快的答应了,培养下一代嘛,这事他熟。
谈完正事,众人继续吃喝闲聊,不过刘晋却发现荀爽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时不时的走神。
“老师,有话但说无妨,能帮的,朕绝不推辞。”
刘晋叹了口气,白天他就知道这便宜老师有所求,现在怕是憋不住了。
罢了,很少见你这么失态,看在往日交情的份上,能帮就帮一把吧,不敲你竹杠了。
荀爽回过神来,看看刘晋,又看了看其他人,张张嘴,欲言又止。
“陛下, 臣等先行告退。”
卢植等人反应过来,纷纷告辞,这明摆着是私事,还是羞于启齿的私事,他们就不凑这热闹了。
“不用,事无不可对人言。”荀爽开口阻止,神情逐渐变的坚定,“既然是老夫犯下的过错,那老夫就不能一直逃避。”
众人都好奇的看向荀爽,你要这么说,那我们可就来劲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