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松的手掌中握著一只单筒望眼镜,放在眼前,眺望著城头的苏军守备调度情形。
\n
公孙閎其人年岁五十左右,头髮灰白,面容瘦削,頜下蓄著长须,其人是兵家四圣公孙氏的子弟。
\n
而一旁的郑国新任大司马曹駢,同样也是拿著一根单筒望远镜,眺望著两军的攻防。
\n
至於前任郑国大司马吕都,刚刚未上任多久,就因两年前的洪河水袭之战大败,被郑君贬斥为南方一郡郡守。
\n
而曹駢则因是前郑国大司马庞灌的政治遗產继承者,加之勤勉恪勤被郑君给予信任,擢升为郑国大司马。
\n
曹駢成为新任大司马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要率领五十万郑军协同三十万宋军共伐苏国,这种压力可想而知。
\n
双方联军兵力高达八十余万,仅仅营盘就扎了连绵三十里,骑兵步卒进进出出,左右环护,往来呼应,尽得兵法之妙。
\n
显然是曹駢与公孙閎二人的手笔。
\n
“公孙老將军,如今苏军一面据坚城而守,一面出兵袭杀我军將校士卒,將军可有良策遏制其势?”曹駢开口说道。
\n
公孙閎放下单筒望眼镜,沉声道:“苏军驍勇,天下闻名,前方更是数次大败贵军,这几日我麾下將校与彼等交战,无不感慨,苏国强兵,难与爭锋!而据闻苏君又擅长诡诈之谋,如我军用计,反而易为其所趁,如今正是以我堂堂正正百万雄师,攻略关城,双方先攻防一两个月,再论其他不迟。”
\n
曹駢闻言,点了点头,沉声道:“公孙老將军所言甚是。”
\n
这也是当初在郑国朝堂上形成的共识,就是苏君擅诡计,投机取巧容易为其所趁,而以堂堂正正雄师碾压,反而其並无动弹。
\n
即所谓,善战者无赫赫之功,就按部就班以正兵碾压,反而不容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