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言更加具体,他介绍了工程规模、技术标准和工期安排。江春生特别注意到,东线酒厂到襄松桥过红星渔场这一路段,地形低洼,地基松软,路基长期浸泡在水中,正是工程难点之一。
“……工程计划今年4月正式开工,工期两年,在1988年五一前竣工。”
最后是揭牌环节。石县长、肖副县长和周局长一起走到被红布遮盖的牌子前,随着欢快的音乐声,三人同时拉动红绸。红布落下,露出“207国道临江段改造加宽升级工程建设指挥部”几个金色大字。与此同时,鞭炮齐鸣,掌声雷动。
江春生也用力鼓掌,内心激动不已。这个项目将是他职业生涯的重要机遇,他暗下决心一定要把握住。
仪式结束后,肖副县长和几位副总指挥引导各单位负责人参观指挥部的办公区域,意在了解指挥部的组织架构、人员配备、工作制度等情况。江春生看到父亲江永健作为交通局分管副局长,正陪同肖副县长走在最前面,不时介绍着什么。媒体记者围在周围拍照、采访。
“走吧,咱们去襄松桥工地看看。"钱队长对江春生和老金说,“那边要进入关键阶段了,得确保质量和安全。”
三人离开热闹的会场,步行走向南边的襄松桥工地。一路上,钱队长和老金在交谈,而江春生还沉浸在挂牌仪式的氛围中。
“钱队长,我们工程队具体在什么时间进场啊?”江春生忍不住问道。
钱队长笑了笑:“这事我们急不来?指挥部刚挂牌,他们现在的头等大事的拆迁和安置。”他看了江春生一眼,“我们什么时间进场,就取决于县委县政府的拆迁安置力度。”
老金插话道:“酒厂到襄松桥那段1.5公里可不简单,两边基本上都是红星渔场的鱼塘。一是安置工作恐怕很难搞。而是技术方案很关键。”
“安置是指挥部的工作,我们也帮不上忙。软基的处理方案,我们的确需要提前做好准备,所以我才让春生提前研究。”钱队长说,“年轻人脑子活,一边思考一边学习。”
江春生心头一热:“我一定认真准备。”
到了襄松桥工地,江春生看到南北两个桥墩已经浇筑完毕,加宽部分的两道大梁也在宽大的场地上预制完成,正在养护过程中。景康义、牟进忠和施工队周永昌正带着十余个民工预制小型构件。
“钱队长!”副队长老刘远远地打招呼,“你来得正好,大梁养护再有二十天就能吊装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