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
邓启先不同意,他指着茶几上的茶壶和茶杯说:“现在社会经济基本面一片向好,社会经济平均收益率就是面前的茶壶,贷款利率就是茶杯,把壶里的水倒进茶杯还有盈余,干嘛不发挥这笔钱的作用?”
看到邓启先执意如此,王家发反而冷静了。虽然是农民出身,毕竟也是见过世面的,不然也做不了老板。他想和邓启先认真讨论一下,到底谁正确。
“你的意思是,以投资收益来补利息这个窟窿,想法没有问题。但我们也不能不考虑风险。万一,酒店行业不景气呢?岂不是两头不到岸,陷入更深的债务危机?”
温柏励不住点头道:“嗯嗯,我也有这样的担忧。”
邓启先站起来,走到窗前,看着外面车水马龙的街道,两道剑眉拧作一团。直到脚底发麻,才说:“你们说的,我也想过。这几年从商的经验告诉我,往前走一般都会有更美的风景。不是我们好运气,而是由我们国家的经济景气决定的。现在每年都以8%以上的增长率高速发展,百业兴隆,我们怎么会败呢?我就赌经济还有很长一段时间高速增长,没理由自己先退缩。”
“你是知识分子,眼界比我们大。但是做生意不是赌博,大环境好,未必我们就经营得好。俗话说得好,隔行如隔山,若经营不善,照样会阴沟里翻船。比如我做的笠厂,宝圩镇当时做笠的有几十家,我的是小鸡。后来有的做不下,有的半死不活,只有为数不多的能发展壮大。为什么?原因就是做生意,如开船出海,你要预防水下会不会有暗礁。无论什么时候都要留有后退的余地,这样心里才有底,不致于发生不测时,手忙脚乱。”
王家发声情并茂,语重心长,很少见他这么长篇大论的。平时一般都是他在听,妥妥一个农民的角色。今天若不是邓启先太过冒进,也激不起他这么大的反应。他就是怕邓启先头脑发热,步子走得太快!大的方向,长远的规划,王家发不懂。但稳扎稳打,不出什么大的差错,是他的强项。
“阿发讲得又系有道理喎,我哋系唔系应该从长计议?”温柏励手捏香烟,举棋不定的样子。
这几年,大的方向都是邓启先在把握,渐渐地得到大家的认可,连温柏励都对他礼让三分,以征询的口气问他。邓启先斩钉截铁地说:“此事宜快不宜慢,银行的利息是个大包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既然是那么紧迫,不如将剩余的资金还银行,以后需要了再贷。岂不是干手净脚,安稳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