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搁下。现在我爱人从广州回来,就把之前落下的宴请补上了。谢谢领导和同事们赏脸,今晚宾朋满座。无以为报,先干三杯为敬。”说完,举起杯中酒,仰头一干到底。
茵茵也笑着说:“我不懂喝酒,就意思一下吧。”说完,轻呡一口,以示敬意。
邓启先的话吸引了大家的注意,等他敬完酒,老伙记张煜就迫不及待地问他:“老邓可以哦,什么时候做老板了!原来新校区那个楼盘是你的啊?我正好奇哪位老板这么有先见之明,能在一中还没搬迁便捷足先登,原来是你!这几天停在校门口的三轮摩托车上都打这个楼盘的广告,你真的很会哦!”张煜就是这样,快人快语,对老朋友从来不悋惜赞美之词。
“呵呵,老朋友见笑了,什么时候到我办公室来坐坐。”邓启先放下酒杯,诚心邀请。
“一定……一定……”张煜夹了一块鸡肉,嘴还没有忙过来便回答。其实张煜是有意思买房的。自从1998年开始,事业单位停止实物分房,推行住房货币化改革后,他就盼着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特别是成家以后,这种想法更加的强烈。前几天他已经留意到学校门口三轮摩托车的广告,现在知道是老友邓启先的楼盘,心里就更加笃定要买房了。玉城一中和张煜这种情况的年青教师有不了,邓启先今晚的宴请确实是很及时。
“小邓真是人中龙凤啊,离开一中这个小池塘,年纪轻轻便闯出了这么大的事业。”校长端起酒杯和邓启先碰了一下,小啜一口,笑滋滋地说。这是校长的喜好,五十来岁,两鬓染霜,平时就喜欢来两杯,细斟慢酌。
“校长千万不能这样说,一中是玉城市的翘楚,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是卧龙藏虎的地方。我一个身无长技的无名之辈,怎敢在大家面前献丑。”邓启先说这些话完全出于肺腑。这一年多来的波折早已磨平了他的棱角。现在只是徒有其名,实质是千疮百孔。如果人生可以重来,他宁愿三尺讲台,终老一生。
校长嘻嘻笑,和邓启先碰了一下杯。旁边的副校长站起来,说:“大家一起来吧。”
“好……”
“我们来一轮吧……”
应者云集。宴会厅里觥筹交错,热闹喧天。喝酒就是这样,半醺最好,情绪上来了,气氛也有了,大家说话也放开了。所以中国人习惯在酒桌上谈事情,谈成功的基本上一半是意愿一半是感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茵茵不会喝酒,和女老师们组成了属于她们的小圈子。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