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那么多。邓启先意会,心里暖暖的,终于有人关心体贴自己了。以前在外贸局,出去应酬,夜半醒来头痛欲裂,也只能一个人爬起来找水喝,突然身边多了一个知冷知热的爱人,如沐春风,如饮甘露,身心俱佳。
今天是个好日子,福满楼酒家各个大厅都已满座。这里装潢考究,用料精致,金碧辉煌,是玉城市近年来大小喜庆宴席的热门之选。在邓启先婚庆宴席的大宴会厅隔壁是一间相对面积比较小的大厅,里面正在进行的是谢师宴。曾几何时玉城市高考完就意味着曲终人散,学子们各赴前程。不知谁牵的头,谢师宴悄悄的如雨后春笋,慢慢的开始兴起,蔚然成风,并且大有漫延到低年级之势。什么中考谢师宴,甚至小学毕业也来一个谢师宴。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学子们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也越来越盛大。
谢师宴是市一中的毕业生举行的,其中就有少华的弟弟少东。今年刚参加完高考,已经领到了华南师范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作为从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的少东,在填报志愿时听从了姚老爸的建议,报考师范院校。姚老爸的愿望很现实,他认为两个儿子,一个出去闯了,要留一个在家乡,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一门两个大学生,这是铜锣村近年来难得的新闻。在恭喜姚老爸的同时,一些好事者便问他,说:“姚老爸,你家祖坟冒青烟了,两个大学生。在你眼里,哪一个儿子更出色一些?”这是一个两难的问题,和老婆和妈妈同时落水,先救谁一样难以回答。
姚老爸知道是村民有意为难自己,不过这也难不了他,笑眯眯地说:“大仔食番薯冇识拍灰,细仔食芋头冇识剥皮。”
村民们只能干瞪眼,找不到缝,当然就插不上针了!
少东考上师范大学,铜鼓村又多了一个茶余饭后的谈资。连日来,德叔的小店里都聚满了人,羡慕有之,嫉妒有之……都在说姚老爸教子有方。也有人认为是姚老爸葬了一个老虎地,现在正当运。
一个家庭好的时候,鸡毛都能吹上天,倒霉的时候,怎么做都是错。这就是农村,眼界的局限性让他们只能从有限的认知里分析问题。
人逢喜事精神爽,少东领到录取通知书那天向姚老爸要钱请老师吃饭时,一向节俭的姚老爸一下子就给了两百块,让他好好的和同学们谢谢老师的栽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谢师宴上,同学们都兴高采烈,感谢老师的循循教导,憧憬着末来的大学生活。少东杯里倒满了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