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凭着他们的潮州人敢闯敢拼的特质,从潮州来到香港,在经济不景气的社会中挣扎求生。剧中人物所展示的知悭识俭,能扛能挨的意志品质正是九十年代农村人的普遍特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汪曦仪娓娓道来,像在讲述父辈们的奋斗史,少了叶振棠的豪迈,多了几分柔媚。大家都听得入了迷,停下忙不过来的嘴,静心倾听。座中很多都是来自农村,自己的父兄或亲友可能就是到深圳淘金的打工一族,听这歌更能感同身受。
少华的亲友很少有外出打工的,于他而言,打工一族的奋斗历程和辛酸是一个陌生的领域,对于他们生活的了解,大多来自影视或报刋杂志。汪曦仪的歌声,他更多的感受是这个女同学有一股劲,以歌言志。难怪这么大胆,温文中透着一股泼辣劲。
一曲毕,教室里又开始沸腾,有同学建议她再来一首。汪曦仪当然不干,从讲台上走下来,说:“轮到少华唱了。”
少华往门外张望,特使还没带吉他过来。
见少华纹丝不动的坐着,汪曦仪就来气,已经答应唱歌,现在又办不到。她最看不起的就是这样的人。能考上华工的,心气一般都比较高,当然就看不起未战先怯的人。
“姚少华,轮到你了。”连名带姓的叫唤。汪曦仪显得有点不耐烦。
“再等等,特使还没过来。”
“不就是唱首歌吗?有什么大不了,推三推四的,分明就是想抵赖。”汪曦仪穷追不舍。
汪曦仪可以骂他乱推荐,搞得她要唱歌,但不可以侮辱他的人格。他姚少华虽然没什么能耐,但也是个说话算数的人。汪曦仪的说法显然是刺到了他的自尊心。
“靓女,话不能这么说哦。刚才让特使回宿舍拿吉他,你也听到的吧?”上大学后,发现“靓女”不一定是形容美女,已泛滥成对女生的称呼。就像称你“靓仔”也不必高兴,对方可能只是说话前的招呼,与外貌长很帅不帅没半毛钱关系。少华刚开始不适应,感觉有时是有违实际,是形容错误。今晚情急之下竟然脱口而出,看来环境真可以塑造人,很容易被大环境同化。
少华的话提醒了汪曦仪。刚才唱完歌,一心惦记的就是少华有没有兑现承诺,没记得还有这么一会事!现在想起,自觉理亏,不禁莞尔,忙赔礼道歉,说:“啊,是我不对,你大人有大量,不要怪我哈。”
知错能改,不扭扭捏捏,有点男仔的作风。理科女生或许缺少感性的浪漫语调,但爽爽脆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