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十好几位。
\n
一朵飞絮随风飘过,被吴灿宇一把抓住,“这是什么东西?棉花吗?”他好奇的捻着这柔柔软软的东西问道。
\n
“呵,这叫柳絮,又叫柳棉,是柳树的花儿。我记得有一首诗是这么说的,‘枝上柳棉吹又少,白发谁家翁媪’。”崔实源笑着答道,炫耀着自已的中文造诣。
\n
“哇,崔记者,您可真有学问,简直是出口成章呀。”吴灿宇赞道的称道,他现在虽然也在利用空闲时间学习中文,但离崔实源的水平差的实在是太远了,称赞完,却发现一旁的王仲明正在忍着偷笑。
\n
“呃......,王老师,您为什么要笑?崔记者说的不对吗?”吴灿宇奇怪问道。
\n
崔实源也是一愣,心中发虚......自已说的真是对的吗?想当年自已的确是很花了一番功夫在学习中国文学上,但那终究是多年以前的事儿了,做记者后,用到这些知识的地方并不多,真搞错了也说不定。
\n
“呵,我是由衷的佩服崔记者,融汇贯通,妙笔生花,不仅能无中生有,而且还会张冠李戴,佩服,佩服。”王仲明笑道。
\n
“呃......,王老师,佩服应该是夸奖人的意思吧?可是我怎么感觉您不象是在夸崔记者呀?”吴灿宇听得迷迷糊糊,看看王仲明,又看看崔实源,他不解的问道。
\n
“呵,灿宇,你的直觉没错,这肯定不是在夸崔记者。”李德铭笑着插口道。
\n
“呃?我有讲错吗?”炫耀不成,反被打脸,崔实源脸上有点儿发烧,他连忙问道,心想,我好歹也是在北京住过两年,对这里的风土人情总比你知道的多些吧?别让我抓到你的错漏,不然非得给你洗脸。
\n
“呵,别的我不知道,但柳絮肯定不是柳树的花,而是杨树,我看过一部纪录片,内容是反映北京几十年的变化,其中有讲到以前北京每年春天的时候,满城飘着的都是象棉花一般的飞絮,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