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没,我们几个婶子见多识广,像柱子这样的条件,真是少见。
你觉得后悔嫁早了吗?”
他们当着柱子的面也不避讳,还调侃了一下秦淮茹。
毕竟在场的人里,也就他们俩年纪差不多。
即便秦淮茹比同龄姑娘更为成熟稳重,听到这话仍脸红了:“哎呀,婶子们,别拿我打趣了,下个月我就要出嫁了。”
几个婶子兴致盎然地听着,见秦淮茹如此回应,也就不再多言。
几句玩笑话便足以让大家开心。
秦淮茹低头后,等周围没人再议论她时,忍不住偷偷瞥了何裕柱一眼。
虽然婶子们的评价未必准确,但关于柱子的厨艺和工作能力的评价确实没错,若是在她们村里,肯定会被许多姑娘抢着要!
……
傍晚时分,大约六七点左右,昌平救助站为流浪者分发的饭菜已经结束。
今日有鸿宾楼的何裕柱掌勺,分餐时竟引发了一些争抢。
这些流浪者这辈子可能都没机会进餐馆尝一次饭。
几个婶子忙着收拾东西。
何裕柱跟她们打了声招呼,打算回家。"何师傅,小秦同志的婆婆家不是和你一个院子吗?天色不早了,你们可以结伴回去。”
有人说起了这事。"对呀,小秦,你不是说今天要去婆家?正好跟何师傅同行,省得迷路。”
尽管还未正式成婚,但婚事已定,大家也就直接称她婆家了。
这个年代订婚后基本没有变数。
秦淮茹听罢,有些腼腆地看了何裕柱一眼。
何裕柱也意识到情况:“秦姐,你不熟这里的路?”
秦淮茹开口道:“去过几次,大致知道方向,只是有些岔路口还不太清楚,问问人应该能找到。”
她是农村来的,又在外工作,自然不会乘车回去。
何裕柱听后并未多想:“既然顺路,那我带你走一趟好了。”
秦淮茹点头表示认可。
原本她已经打算暂时住在救助站了。
虽然环境简陋些,大家睡的是多人通铺,但对于在农村长大的秦淮茹来说,这并不是什么问题。
但贾家邀请她今晚去院子里谈话,说是有事商议,所以她便来了。
……
半小时后,何裕柱和秦淮茹来到南锣巷子口。"前面95号就是我们的四合院了。”
有秦淮茹在旁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