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
两人聊得很投机。
柱子也从张婶那里大致了解了救助站的情况。
这里共有10名正式员工,还有约20名像张婶这样附近的志愿者帮忙。
救助站要安置500名流浪者,人手明显不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不过这也没办法,国家还在发展,能有这样的救助站已经很不容易了。
据说最近会有新人加入,但大家对此没太在意。"柱子,这位是‘千里香’饭馆的厨师汪师傅。”
张婶最后介绍了将由何裕柱接替的那位厨师。"‘千里香’饭馆?”
何裕柱有些印象,但不太清楚,大概是一家路边的小餐馆。
当时四九城里除了鸿宾楼、丰泽园这样的大饭店,还有很多小餐馆。
不过几年后公私合营开始,这些餐饮业也会发生变化。
帮忙洗完菜后,张婶端着筐走向汪师傅。
柱子跟在后面,流浪者们盯着筐里的菜,眼神专注。
这些菜可是他们的午饭,对他们而言是救命的食物,哪怕只是土豆白菜,也觉得美味。
途中,有不少热心的大妈过来和张婶聊天询问。
鸿宾楼的厨子何裕柱的到来,引起了众人关注。
尤其是在得知他是鸿宾楼的主灶厨师后,大家都很惊讶。
张婶热心地帮忙介绍,并带他到汪师傅身边。
汪师傅起初对这个年轻的小伙子有些疑惑,但听到他是鸿宾楼来的主灶厨师时,显得非常意外。
尽管何裕柱年纪轻轻,却已经在鸿宾楼工作多年,如今被派到这里帮忙。
汪师傅难以置信地打量着他,询问他的年龄。"十五岁。”
何裕柱平静地说。
十五岁的主灶师傅……
汪师傅再也无法保持淡定。
外人只知道鸿宾楼是家大饭店,能在里面当厨子自然很有前途。
但只有行业内人才懂,厨子之间也有高低之分。
就像鸿宾楼的大厨,若离开这里去小饭店,必定会被当作顶梁柱对待。
然而在鸿宾楼,他不过是个普通的大厨罢了。
何裕柱也是如此。
鸿宾楼的主灶师傅若去别的饭店,当个大厨毫无问题!
尽管他比何裕柱年长,即便他的天赋算不错,在厨师行业摸爬滚打多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