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的,尤其柱子家目前状况,作为长辈关心他们一家,柱子应该会主动亲近才是。
然而事实是,每次交谈时,柱子虽然举止得体,却总让易忠嗨觉得他在有意避开某些话题,仿佛多说几句没什么好事似的。
当然,这只是易忠嗨的主观感受。
他虽算不上心机深沉,但在外人面前始终保持良好形象,就连街坊邻居提起他时,也多少带着几分尊重。
……
聋老太听完了易忠嗨的话,明白这不是急着解决的事情。
但她还是忍不住叹了口气。"行,忠嗨,你俩的事自己决定,反正我看好柱子。”
如果不是涉及易忠嗨一家,聋老太根本懒得过问这些事情。
她说完这话就停了,易忠嗨不是糊涂人,自然会权衡利弊。
事实也是如此,除了关心自己的晚年生活,易忠嗨平时也能扮演好晚辈的角色。
这也是后来军管会解散,地方街道办成立时,他能被公认为一大爷的原因。
他在群众中的威望和地位可见一斑。
特别是何大清离开后,许伍德也不再住在四合院里,少了这两个老谋深算的人,易忠嗨在这里的地位更加稳固。
这些都是以后的事了。
现在的易忠嗨一心只想着如何培养养老人选,没顾及其他杂事。
这次拜访聋老太,他也摸清了她的想法。
柱子那边的事情虽然暂时难以拉近关系,但他的心中已经埋下了一颗种子。"那行,老太太,我先回去了,您保重身体,有事叫我就行。”
事情谈得差不多,易忠嗨便打算告辞。
离开聋老太家,回到中院,在进屋前,他下意识地看了眼柱子住的房子。
屋里的灯还亮着。
柱子每天除了上班,回家还要练武,偶尔还会看书。
这种勤奋的态度,同龄人中很少有人能做到。
易忠嗨心想,即使想和柱子拉近关系,也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完成的,需要慢慢来。
……
第二天清晨,何裕柱忙完院子的事情后就去上班了。
许大茂今天也起得很早。
自从放映师傅答应带他下乡放电影后,他走路都有点飘飘然。
许伍德在家多次叮嘱他,在未出师之前不要对外宣传这件事,这让许大茂很是苦恼。
毕竟,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正是爱表现、好面子的时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