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正值刚解放,使用的是第一套人民币,与后来1955年发行的第二套人民币的兑换比例大约是一万比一。
这意味着这一百万相当于改革后的一百元。
这笔钱虽然不少,但对两个孩子来说并不算充裕,每人五十万,即便节衣缩食,也只能勉强支撑半年。
除了现金,何裕柱还在信封中发现了一张介绍信。
信的内容写道:“傻柱,我走了,别想着找我。
这些钱你们兄妹要省着用。
信的背面有一张介绍信,拿它去鸿宾楼找主厨,他是我的师弟。
把信给他,你可以跟他学手艺。”
果然,信的背后确实有一张介绍信。
当时的四九城正处于军管制时期,闲杂人等受到严格监控,没人会轻易雇佣来历不明的人。
鸿宾楼作为四九城内颇有名气的餐馆,尚未进行公私合营,个人经商仍被允许。
同时,票据制度还未实施,买东西无需粮票。
何大清原本就是厨子出身,给他找份这样的工作并不奇怪。
何裕柱想到这一点,心里稍微踏实了些。
这状况不算太糟。
至少先去鸿宾楼,能解决吃饭问题。
以他目前的情况,过去后只能从学徒做起,前几年不会有工资。
不过在饭店工作,平日里的剩饭剩菜就够他带回去,供兄妹俩食用。
所以何裕柱需要这份工作。
不然,仅靠他这样一个小孩,百万积蓄很快就会耗尽,最后只能和何雨水一起饿死。
正思索间,肚子突然咕咕作响。
已经到了该吃晚饭的时间,大约下午四五点。
何大清已经出去好几天了,家里没什么吃的。
想到这里,何裕柱拿出十万元,打算出门买些食材回家做饭。
开门出去,他走到了四合院的中院。
整个四合院分为前、中、后三个大院。
前院住着三大爷阎富贵一家及其他邻居。
中院是何裕柱、一大爷易忠嗨以及贾张氏、贾东旭等人。
后院则住着二大爷刘海忠、许大茂和聋老太等人。
何裕柱进院后,看见一个穿红衣的小女孩坐在石桌旁,双腿晃来晃去,显得无精打采。
女孩梳着两个小辫子,皮肤白皙,双眼明亮清澈。
察觉到何裕柱出来后,小女孩眼睛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