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谢家,他们为谋取皇位而活,最终也因此丧命。”
“再举个最简单的道理,没有人愿意主动赴死。”
三人听得入神,并非不能理解,而是从未深入思考过这些问题。
文泰宇追问道:“陈公子,这道题目可有标准答案?”
他担心的是,殿试时举子们的答案必然五花八门,届时评卷将面临巨大困难。
陈洛出的题目确实别出心裁,但若缺乏评判标准,恐怕会让所有举子都无从下手。
“有,殿试之上的举子将来都是大宁的可期之才,为官之人。那么他们写下的答案之中含有民意、民心者可得满分!”陈洛正色答道。
文泰宇闻言恍然大悟,终于明白他给举子们设下这道题的深意:“民意、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
“参加科举不正是为了考取功名,入朝为官吗?”陈洛继续道,“若是一个为官之人不为民而活,那为什么而活呢?”
慕容衡忍不住抚掌而笑:“看来陈公子这道题,应该就是今年殿试上唯一一道能奠定谁才是状元郎的题了!”
“唉!”柳河元长叹一声,“陈公子比我等年轻那么多,考虑的事却比我等还要深远!实则是让我等惭愧啊!”
陈洛淡然一笑:“三位先生言重了,在下也不过有感而发。”
他顿了顿,恭敬问道:“那么,三位先生觉得这道题可还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
文泰宇毫不犹豫地摇头:“不用了,陈公子这道题已然十分完美!”
“题目确实完美无缺,无需任何修改。”慕容衡捋须道,“只是不知陈公子可有闲暇,与我等一同担任今年殿试的监考官?”
陈洛闻言颇感兴趣,但转念想到即将启程前往永州,恐怕抽不出时间担任此职。
“抱歉,三位先生,在下另有要事在身,恐怕无缘与诸位共担此重任了。”
“无妨无妨!”柳河元摆手道,“陈公子事务繁忙,我等自然理解。只是还有一事相求,望公子应允。”
陈洛颔首:“先生但说无妨。”
三人相视一笑,柳河元继续道:“实不相瞒,书院急需编纂新教材。不知陈公子可否相助?”
“新教材?”
慕容衡解释道:“正是。大宁现有教材沿用多年,莫说学子,就连我们这些教书先生也觉乏味。思来想去,唯有陈公子能担此重任。”
文泰宇叹道:“说来惭愧,我们三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