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75、74届全是在过去三年中,通过工农兵推荐名额进的京大,这就导致,刚进入京大的这群77级学生,经常在京大校园内与76、75、74这几级高年级的学生们争论不休,一边是在“无产阶级教育思想占主导地位的”□□时代推荐入学的工农兵代表,另一侧是在改革开放中凭一己本事考入北大的新生力量。“争执的站端”一开,学校到处都是学生们争论和交锋的战场。注1
\n
孟福生身处其中,感受的最为明显。
\n
偏偏在这种两种不同观念碰撞最为激烈的环境中,聂元碧一次次的来学校找孟福生,孟福生同在研究室的同事们,都知道了,他前妻带着他前面的儿子来找他这事。
\n
这样的事情他们其实见怪不怪了。
\n
不说京大里面有多少知青在乡下的时候就已经成家生子,进入京大上学后,就全然忘记了老家的糟糠妻和幼子幼女、老家的乡下丈夫和儿女,来到大学后,除了大部分在追赶逝去的光阴一样,在努力学习,同样,也有像在追赶自己逝去的青春一样,忘记和抛下当知青时在乡下娶的或嫁的糟糠妻与糟糠夫们,开始了他们‘浪漫’的新阶段。
\n
就说研究院里召回来的专家教授们,他们多少人在下乡之前就与家人决裂,被断绝关系,或是登报离婚后,在乡下遇到患难之人,回来后,带着乡下老妻,或是没带乡下老妻,回来后前妻、前夫过来求复合的,比比皆是。
\n
孟福生这样的,在他们中丝毫不奇怪。
\n
甚至他们在知道孟福生当初被下放,就是前妻举报的后,反而更感慨了些,道:“相鼠有皮,人而无仪。”
\n
说完也不管他人的事情,继续沉浸到自己曾经的研究中去。
\n
他们很多都已经老了,自觉没有多少时日了,能过出国的,他们都会想办法出国去,不能出去的,也只想让余生活的更有价值一些,至少不是再与牛粪、牛棚为伴。
\n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