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一部分娘家是为了给兄弟换亲,才养活女儿,大部分愿意养女儿的家庭,比很多女婴生下来就溺死的家庭,要好的多。
\n
孙母自己就是大山中的女儿,她从小虽也要干活,却受她娘家爹妈影响,对女儿并没有那么苛责,她的婆家也一样。
\n
这也是孙萱草到了年龄还没嫁人,还能继续读书的原因之一。
\n
孙萱草的母亲不确定上面喊的话,赶忙往上山的方向走了两步,继续往山头上张望。
\n
此时锣鼓队的乐声也响了起来,他们吹打的是节奏欢快的《东方红》,这首人人都会唱的歌曲,锣鼓队从山下一路欢快的往山上吹。
\n
听到锣鼓队的声音,山另外一头的人家,也都好奇的打开了自家冬天的木门,从房间里钻出来探头探脑的看。
\n
刚开始有人不知道发生了啥情况,还问:“谁家老人走了,请了锣鼓队吗?”
\n
“这年头谁还敢请锣鼓队?都多少年没听过锣鼓队的声音了,别是山外面的革委会又进来批斗抓人不?”
\n
这几年晁立伟隔个十天半个月的,就抓人进山批斗,要么就进山抓人,每次都锣鼓开道,让山里人都出来看热闹,搞得他们都形成了惯性思维,是不是又有谁家溺死了女婴,或者犯了流氓罪,革委会的人进山批斗游行了。
\n
“听声音不像是批斗游街,咋听着声音还怪欢乐的呢?”
\n
批斗游街只有敲铜锣和铜钹这两种乐器比较多,还没见过吹成乐曲的。
\n
随着锣鼓队的上山,萱草妈越发的往山上这边来了。
\n
山里面并不是没有田地,像孙家村这样有人聚居的地方,一般山坡和山坡下都是开垦出来的菜地和良田,所以孙母从村子走出来,到山下,还有几百米的路要走。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