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真实的皇帝,虽然有时很气人,还很会装很会演,崔兰愔却打心里喜欢,觉着眼前这人就是最合适她的良人。
\n
小鱼是青出于蓝胜于蓝,比皇帝还要懒,他要睡起来,真的是雷打不动。
\n
见着的人都说,就没见过比他还好带的孩子。
\n
皇帝还是照旧每日给他念奏疏,小鱼仍是照睡不误,崔兰愔看着好笑,却也没管,就让两个大懒人互相磨着吧。
\n
家里葡萄架立住了,皇帝没了后顾之忧,就向外宣布了迁都回燕城之事。
\n
这次朝臣们没有站出来反对的,皇帝又往外发了告民书。
\n
仍是朴实易懂的语句,明了地告诉万民,皇帝作为万民表率,该立在北地守住国门,保证大郢的脊梁不倒,如此才有南地血肉丰盈,国富民安。
\n
这回李首辅掌的号称能阻断任何兵马的十万水军轻易就被皇帝才练了不到两个月的水军破了,南地百姓就知想凭着大江之险保南地平安的想法根本行不通。
\n
这两个月皇帝回归北地,在九通行的带领下,南地很多商号的生意也开到北地。
\n
南北的货比前两年流通得顺畅起来,南地百姓明显地感觉活计好找了,银钱也好赚了。
\n
待半个月后,北地传来消息,因着大郢军队不断袭扰,鞑喇人元气大伤,主动向北迁了三百里,今秋再不用担心鞑喇人犯边了。
\n
事实摆在眼前,唯有皇帝在北地立着,南地才会有长久的安稳富庶。
\n
想通了这些,南地人虽很不舍,却也都接受了。
\n
抄没李家所得足够皇帝从容行事,于鞑喇的对决可以往后推一些,待他练好了兵,将北线步局好,那会儿就不是打退鞑喇人,而是如徐宪所说的那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