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看到银票上的数额,都吓了一跳,想不到那些用不上的物件能换来这样大的一注财。
\n
徐太后带头,三人就去了福宁宫,拉着陈老太后,说崔兰愔带着她们发了票大的,商量要用这些银子给小鱼备置些东西。
\n
才听到皇帝给小公主起了“小鱼”这个小名儿,陈老太后开始也觉着不好听,听了崔兰愔的解释,又听她开口闭口“小鱼”地念着,陈老太后也听顺耳了。
\n
没几日,延华殿、福宁宫、鸾居宫、宣微宫几处,提起小公主也都是“小鱼”地喊着。
\n
到这会儿,宫里宫外差不多都知道小公主还没出生已有了小名。
\n
听三人说了来意,陈老太后却不肯,“小鱼的东西有我这个太祖母备着,哪用上你们。”
\n
这会儿陈老太后护得什么似的,徐太后三个也不好和她抢,只得先留着银子再找机会。
\n
才几天的功夫,锦衣坊就名气在外,扬州那边都传开了。
\n
开张那日,董家的亲朋走后,永嘉公主、端王妃、安王妃、敬王妃和同安郡主、古尚书夫人和古莹、申阁老儿媳和孙女等,自觉和崔家能说得上话的差不多都来了。
\n
这些人倒不是全为来捧场,从往崔家赴宴开始,崔家女眷穿的衣裳就入了这些人的眼,这会儿有了机会,当然不能错过。
\n
永嘉公主一个人就订了十几身儿,李宜锦也订了八身儿,剩下最少都是三身儿。
\n
士宦人家女眷的订制都忙不过来,盐商家的女眷也开始结伴往锦衣坊来,这些更是财大气粗,当日摆出来的宫造料子,那是一匹都剩不下。
\n
这样一来,锦衣坊的订制衣裳都排到了三个月后。
\n
姜氏在,多少衣裳样式也不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