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灵能场……可被动吸收……效率……极低……”
“主动汲取……需突破……灵柩外部守护结界……风险:未知……”
“建议:引导‘零’……分析星穹灵能惰性样本……探索……转化可能性……”
归墟秩序之核将目光投向了契约的另一方。让“零”去分析星穹灵能?这无疑是将双刃剑递给对方。但契约条款三赋予了“零”接触和分析星穹灵能样本的权利。
苏烬的意志冰冷地权衡着风险与收益。被动吸收效率太低,恢复速度赶不上潜在的危机(无论是外部腐化圣堂的搜寻,还是内部“零”的不可控变化)。他需要力量!
“执行。”冰冷的指令下达。一道蕴含着惰性星穹灵能气息的微弱信息流,顺着契约链接,传递给了“零”。
“星穹灵能……惰性样本……接收……”
“属性分析:启动……”
“零”的意识波动立刻活跃起来,充满了纯粹的研究热情。它对这完全不同于终焉秩序、甚至带着某种“平和”与“惰性”特质的能量充满了好奇。秩序之种雏形内部,那枚熵寂奇点微微亮起,无形的分析力场扩散开来,开始解析苏烬传递过来的灵能样本信息。
时间,在沉静的空间中继续以近乎停滞的速度流逝。
苏烬的能量星云在被动吸收和归墟秩序之核缓慢修复下,结构逐渐稳固,边缘逸散的能量粒子减少。暗金色的归墟寂灭本源如同干涸河床重新汇聚的细流,虽然微弱,却已能形成循环。幽能剧毒在角落蛰伏,如同阴影。那缕罗天圣火本源在星穹灵能持续的、温和的滋养下,如同灰烬中埋藏的火种,核心的温度似乎提升了一丝,燃烧得更加沉静内敛,隐隐透出一丝涅盘重生的韧性。
最大的变化发生在“零”这边。
它对星穹灵能的分析似乎陷入了某种“逻辑困境”。终焉秩序的本质是熵增、格式化、趋向绝对冰冷与死寂的“终末”。而星穹灵能,尤其是惰性状态下的星穹灵能,却呈现出一种近乎“熵寂”的绝对沉静与惰性平衡,但这平衡并非死寂,其核心深处蕴含着一种浩瀚、包容、生生不息的“存在”底蕴。这种矛盾性让“零”那基于纯粹秩序逻辑构建的认知模块产生了持续的“逻辑噪声”。
“矛盾……熵值趋近于零……非格式化结果……”
“惰性平衡……蕴含高维度……‘存在’常量……”
“解析……受阻……逻辑模型……需要……重构……”
它传递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