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于伐护末那学院,我考入教令院成为因论派学者的第一天,艾尔海森向我分享了他对于教令院各学派的认知。
室罗婆耽学院,亦即知论派依托之处,两所学院的教学流程有所不同,主攻方向不同,但知识都有共同之处,在教学程序上,又都是教令院通用流程。
艾尔海森三言两语的叙述完学者从入学到毕业的基本流程,重点落在我的想法上:“你准备按部就班还是提前毕业?”
“提前毕业。”
他颔首,示意知道了。
接下来就是教令院优秀毕业生亲自规划毕业流程,依从我的意愿灵活变通,最终将时间卡在了两年。
这两年里,第一年我需要做的是通习因论派正常毕业所需要学习的所有基础知识,并在此之上完成进阶研习,意即一年修完所有学分。
第二年就需要让我的导师真正看到我的天赋,为此我需要发表的论文里,必须出现一篇乃至多篇的顶刊一作学术论文,论文影响因子综合下来必须达到期望线。
当然,以上标准并不适用只想提前毕业拿到教令院毕业证书的学者,这是艾尔海森基于我的学习进度提出的建议。
我点头说行,这就列入规划了。
我看的照片是艾尔海森的三言两语带出来的毕业照流程的举证,举证完毕放在桌上没有收起。
确定完接下来两年的学习计划后,艾尔海森也没有将照片收回去的意思,他只是落了一眼,又收回了目光,转而定定的看我。
我:?
我:要我收起来?
抽屉他手边也有啊。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