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看起来不那么聪明,但是宽容啊!还愿意自省。
好皇帝!
【但杜甫也并没有做很久的拾遗,没多久他就被贬了。】
【这要从房琯这个人说起。李隆基当时为了表示自己放权,支持儿子继位,将手里的人都送给了李亨,任李亨调遣。】
【李亨始终觉得房琯是李隆基的用来监视他扳倒他的间谍,所以夺回长安之后就用收取贿赂的罪名,把房琯给处置了。】
【房琯究竟有没有贪污,重要的是在李亨心里,房琯这个人必须有罪。】
【但耿直的杜甫看不明白这一切,他不懂皇帝的猜忌,不懂权力的纷争,他只知道房琯无罪,于是一心谏言只为还房琯清白。】
【但杜甫的耿直让李亨厌烦疲倦。这个曾经冒着生命危险狼狈来投奔他的拾遗像是卡在嗓子中的鸡骨头一样让人讨厌。】
【于是李亨命人将杜甫抓起来,认为杜甫与房琯是同党,三司会审,要定杜甫的罪。】
【后来的宰相张镐全力营救杜甫,杜甫这才免于死罪,可就此他也失了盛宠,“帝自是不甚省录”,此生都与官场无缘了。】
【那个“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也最终只能是一个无法实现的理想,杜甫此生不能成为辅佐之臣,而李亨,也根本不是尧舜那样的皇帝。】
[yue!李亨还尧舜那样的皇帝,不许碰瓷尧舜。]
[李亨满脑子的权力啊!]
[李亨因为自己争权要抹黑房琯,然后杜甫把房琯的清白说出来,李亨就恼羞成怒了。]
[辅佐李亨没有前途的,大唐究竟能不能有一个好皇帝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