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看此时的李隆基,完全不会将其与天幕所言几十年之后的那个昏庸的君主联系在一起。
李隆基将朝堂的气氛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他在等,等一个契机。
若这契机不自己前来,那他便亲自前去。
天幕之言不可改变?他并不这样认为。
天幕降临于此,降临在他手握权力的第一年,必然有上天的用意。
那是神迹。
尽管天幕讲的大多是他斑斑劣迹,但此时的李隆基尚且而立之年,他还年轻,他完全可以颠覆天幕所言。
他有这个能力,也有这个野心。
于是在几日之后,李隆基踏上了前往骊山的路。
十日之后,李隆基回来了。
开元元年十二月,姚崇接任命,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执紫微令,是为,首席宰相。
同月,姚崇提出的《十要事说》广布天下。
《十要事说》,是为十问,字字珠玑,振聋发聩。
“垂拱以来,以峻法绳下;臣愿政先仁恕,可乎?”
“朝廷覆师青海,未有牵复之悔;臣愿不幸边功,可乎?”
“比来壬佞冒触宪网,皆得以宠自解;臣愿法行自近,可乎?”
“后氏临朝,喉舌之任出阉人之口;臣愿宦竖不与政,可乎?”
“戚里贡献以自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