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公公在宫外有个义子,义子大人无官无职,然无令牌文书也能随时进宫见他义父。
沈夫人得了这么条巧径,忙备了个快三尺高的永乐窑青花梅樽,命自己身边最得力的大侍女曼霓,领着几个下人,把花瓶抬到这位义子大人家里。
义子一看,对曼霓和善一笑,“沈夫人费心了,只是义父他清心克守,用不惯这些奢靡之物。还不如给他备些龙涎香,雨夜长燃,去去湿气,也有助他的风湿旧患。”
曼霓一听,立刻大方笑道,“大人说笑了,我们夫人素知公公高洁,怎敢送礼扰他。这花瓶是夫人久闻大人善名,心生敬意,专门孝敬大人的。夫人说了,后院妇人,自比不得大人的鉴赏眼光,物是俗物,心意却是最诚的,还望大人不要嫌弃。风湿最是磨人,公公欠安,我们夫人也难安,自会祈福尽力的。”
义子微笑点头,善心大发,不忍驳了夫人面子,遂收下了花瓶。
曼霓回府,立刻禀明沈夫人,花瓶不够,得备龙涎香,还要纯度最高,毫无杂质,湿气多重都能长点不熄的那种。
沈夫人一听,愣了好一会儿,终于咬咬牙,找了林夫人帮忙搭路买龙涎香。林夫人一听,气得要捶她,“姐姐也太见外了,这种事怎么不跟妹妹说!那大公公我们府平常就有孝敬的。再送例礼也不过意思意思,怎么至于收这么重!”
林夫人赶忙又搭人拜会了义子一番,义子大人也哎呀哎呀,“怎么不早说!原来是太尉府的世交姐妹。义父常念起林夫人那双儿女呢,公子小姐可好啊?托太尉老爷夫人的福,最近秋日清爽,雨水不多,义父的风湿症也好多了呢。”
于是顶级龙涎香减到意思意思的足一两。早饭时送进宫里,当天皇后娘娘的懿旨就下来了,宣沈家女眷两日后入宫叙话,以慰娘娘思念故人之心。
***
晚夏初秋,池水淡淡青绿。高高低低的败荷耷拉在池面上,层层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