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当然,若能不听元六转述,而是听她亲口说,便更静好了。
第63章 地道荷花酥老家的来信
虞蘅在柜内啪啪打着算盘。
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本年一二季度,便赚了去年一整年的利出来。
怪道一个个都愿意往汴北大内周边挤破头,还是有钱人生意好做。
当然,修缮那艘画舫的五百贯钱,她没算进去,否则利不利的,还有待商榷呢。
虞蘅肉疼地将账簿合上,再看看箱笼里堆尖的钱币首饰、香料布匹,好歹稍稍舒心些了。再怎么,这些东西也远超五百贯价值,就算看做一场与皇家交易买卖,也不亏了。
拿“自有赚银妙计”安慰着自己,虞蘅洗手做荷花酥。
荷花酥,外皮子粉酥,内里豆馅绵软粉糯,尤其清香。
兰娘早早便随恩师冉娘子来了汴京,久不做南方酥点,没她熟练,于是站一边看着学。
虞蘅一边与她聊其中门道:“荷酥还得是杭州点心师傅做的最出名,汴京陈记卖的,大不似家中味道,不地道。”
她嘴里这家陈记,是平江陈记族人开在汴京的分店,做点心手艺一脉相承,哪里就不地道了,左右兰娘是吃不出来。
其实未必是陈记的错,大多叫人念念不忘的吃食,除了本身味道以外,总与第一次吃到时的氛围与记忆有关。就似汴梁售卖核桃酪的大小饮子茶水铺并不少,亦有好几家出名的,但苏静云仍然想念冉娘子做的羌桃酪,那一碗酪味道真有那么好吗?也许有,但根本原因是她心心念念魂牵梦萦的,只是那段回不去少女时光罢了。
虞蘅这一世母亲是回春医馆千金,被家中娇养着长大,十指不沾阳春水,替人诊脉看病还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