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多折子中,桃源县的县令的折子引起了裴安懿的注意。
桃源县令上书,问能不能暂引护城河之水以解决当下燃眉之急。
裴安懿将折子仔仔细细看了两遍。用珠笔在折子后面。写下了一个准字。
桃源县的县令是去年新上任的。裴安懿对她有些印象。这个县令,去年春闱的探花,裴安懿看过她写的答卷,难得一见的文风凛然正气。
不过真正让裴安懿印象深刻的倒不是她的答卷,而是她的名字——楚招娣。
殿试那天,裴安懿见到了这位楚招娣楚招娣身着一袭洁白的长袍,衣摆随着微风轻轻摆动。她的头发被整齐地束起,没有一丝凌乱,整个人散发出一种从容不迫的气质,她不施粉黛,面容清秀,眉宇间透着一股英气。
文如其人。
楚招娣似乎感受到了这道长久的落在她身上的目光,也抬起头来。两人目光交汇,裴安懿从她的眼中看到了一股子执着劲儿。
宣告着殿试结束的钟声敲响,宣告着这场决定无数人命运的终极考核终于落下了帷幕。然而,楚招娣却静静地站在那里,没有随着人群离去。
她的目光坚定而充满期待。
“殿下,”楚招娣躬身行礼,“小女子在此谢过殿下。”
“有何事想要谢孤?”裴安懿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
谢殿下给天下女子开了这条路,楚某才能有机会一展抱负。“楚招娣的声音中充满了感激,她知道,如果没有裴安懿一手推行的改制,大晟的女子是永远没有机会站在这里展示自己的才华和抱负。
“不必谢,你今天能够站在这里,靠的是你自己的本事。”裴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