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陆衔月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定期复诊,按时拿药,可以说是他职业生涯上最守时、最听医嘱的患者。
连续三年的治疗下来,这位患者的情况从“毫无生存欲望”变成了“能活就行”,但他对生活的要求也仅限于活着,其他的情绪和需求几乎没有,最近更是没有一点好转,当然,也没有恶化的迹象。
十分钟后,许医生看着量表结果,露出不同以往的神情,他推了推眼镜,询问了陆衔月一些相关问题,测试他的回答是否与量表结果一致。
只听他缓缓说道,“虽然sds不能当做是治疗的结果,但是可以作为辅助诊断手段,结论显示,你的抑郁指数有所降低。”
陆衔月的量表分析一开始负面得可怕,经过两年的治疗后有所缓解,现在依旧处于轻度抑郁的状态。
这种状态稳定了将近一年,终于有了变化,尽管这种程度在别的患者身上可以忽略不计,放在陆衔月身上却令人惊喜。
陆衔月方才的回答和从前并无二致,许医生不由得问道,“你最近遇到了什么特别的事情吗?”
“哪种特别?”
许医生将圆珠笔别到白大褂的口袋上,解释说,“比如会令你感到开心或者放松的人和事。”
陆衔月不假思索道,“没有。”
开心的事一件没有,特别厌烦的倒是有。
许医生觉得治疗或许有了转机,温和地同陆衔月谈了一个多小时的话,得出一个结论,这位患者冷静得比他更像是医生。
不少抑郁症患者会出现心情低落、暴躁不安、懒惰易怒的症状,陆衔月则属于另一个极端,对所有事情漠不关心,情绪平静到毫无波澜,却又在工作上一丝不苟,几近完美。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