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米则是主干道。穿过大半个城区的新柳河与主干道平行,再向前数百米,两座横跨新柳河的白桥遥遥相望,分别是“高新大道路桥”和“高新大道东路桥”。路桥西侧是围绕着河流建成的新柳公园,东路桥下则属于未开发区域——雨季刚过,树木疯长,一眼望去仿佛荒无人烟的热带雨林。
过了桥,几座疏疏落落的崭新写字楼矗立在大片荒地和高架桥之中,显得有点突兀。这片商业办公区域至今仍在建设中,很多基础设施尚且不完善,和“宜居”显然相去甚远,但由于地价相当便宜,吸引了不少初创企业入驻。
沈政宁供职于其中一家名叫“橘泉医药”的互联网公司,公司规模不大,涉及的数据量有限,需求也简单,整体而言还算轻松。
他在人脸识别的打卡机前站定,打卡成功的页面上显示“八点十分”——刚好三十分钟的通勤时间,在上班开始前还有二十分钟可以从容地吃完早饭并泡好咖啡。如果坐公交或者骑车,他的睡眠时间会更充裕一点,不过对于他们这种对着电脑一坐一整天的亚健康人群来说,每日来回一小时的步行已经是底线级别的身体锻炼了。
八点半,同事们陆续抵达工位,办公室里弥漫着食物与咖啡香混合的味道。沈政宁打开邮箱,点掉几封未读邮件,浏览器弹出了花花绿绿的新闻页面,他粗略扫了一眼,明星八卦后紧跟着标题浮夸的社会新闻——“又一‘特训机构’被曝光,警方已介入调查”“租客失联屋内堆满垃圾家政无从下手”“救命钱打水漂追悔莫及,警惕这种新型诈骗”,于是毫无兴致地关掉了弹窗。
“政宁。”
有人停在了他的工位旁边,青年身材修长,穿着淡蓝色衬衣和灰色休闲裤,打理得干净整齐,胸前的工牌上写着“叶桐生,信息安全工程师”。
他笑眯眯地递来一个浅绿色手提袋,沈政宁下意识起身,却没有立刻接过那个手提袋:“早。这是……?”
叶桐生把手提袋放在桌面上,眨了眨眼,用双方才能听见的低音量轻快地说:“一点谢礼,那天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