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熄了灯还躲在被窝里压低声音争论问题,从历史到物理啥都能吵…好几次声音没压住,被巡逻的宿管阿姨当场‘逮捕’,提溜出去在走廊罚站!” 他绘声绘色地描述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
“喂!黑历史禁止播放啊喂!” 林梓墨和庄时雨老脸一红,异口同声地抗议。
苏晴转过头,饶有兴致地看着林梓墨,眼神带着揶揄:哟,臭宝还有这种“光荣事迹”呢?
“唉,”陈维适时发出一声感慨,带着点怀念和小小的后悔,“说起来…还真有点怀念在育英的日子了。”
当初他们几个选择离开育英去一中,无非是觉得育英管得太严太苦,像坐牢,远没有一中自由自在。
可现在想想,学习本就是件漫长又痛苦的事。
在育英,有铁一般的校规和堆积如山的试卷消耗精力,反而没那么多杂念。
晚上熄灯后,和室友们吹吹牛皮,争论争论题目,日子虽然苦哈哈的,却也充实快乐。
那种纯粹为知识(或者胜负欲)争论的氛围,反而成了珍贵的回忆。
到了一中,学习全靠自觉,自由是有了,诱惑也多了。
更重要的是,一个好的学习氛围太关键了。
在育英宿舍,有林梓墨、杨昭、庄时雨这几个常年霸榜的“卷王”带着,无形中就卷着他们一起学。
可到了新环境…当宿舍里出现一两个彻底“摆烂”的兄弟,那氛围就微妙了。
人家不学,有时还看不惯你学,时不时来点干扰…想想就头大。
“你说库尔斯克会战,要不是小胡子瞎指挥抽走装甲部队,世界线会不会彻底改变?” 就在陈维等人陷入回忆时,庄时雨和林梓墨这对“辩论搭档”无缝切换了新战场。
林梓墨皱了皱眉,进入分析模式:“应该…不会。
当时盟军的战略资源和兵力优势是压倒性的,就算德军在库尔斯克局部取胜,顶多延缓一下东线崩溃的速度,改变不了战争最终结局。
西线诺曼底一登陆,照样是寄。”
…
苏晴托着腮,眨着漂亮的大眼睛,专注地看着林梓墨在那里引经据典、逻辑清晰地与庄时雨交锋。
他眉宇间那份专注和自信,莫名地…有种别样的吸引力,让她心跳悄悄漏了一拍。
“md,停!停停停!”阳仔实在受不了了,痛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