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在下水前,将浴房博古架上的漆木盒子取了下来。汤水初时有些温热,谢宝音缓缓步下石阶,待坐上汤泉中的石床时,已被热气氤氲得玉颊泛红。
她犹豫许久,最终缓缓合上双腿。有些事,或许她想,到终究还不敢。阿姊送的角先生,只怕是只能塞进箱底落灰了,倒是白费了那块羊脂玉。
微雨阁虽只是阁楼,却建得极高,底下四根又大又圆又高的石柱矗立当中,撑得此处视野也极为广阔。从后面上得二楼,推开四面琉璃窗,看着不远处的碧波,只觉得今晨的烦闷全部不翼而飞。也莫怪总有人说,只有站在高处才知足下风景有多美。
谢宝音今日穿得倒b昨日沉稳,绛紫se绣兰草的齐x襦裙,罩着浅se大袖衫,梳着高髻,簪着今早才从园中剪下的牡丹,眉间一点殷红,端得是风华无双又高贵典雅。她先是查看各地庄子的账目,一页一页,看得甚是仔细。她虽贵为公主,但卢太后身为卢家嫡nv,自幼便学得一手掌家本事,待谢宝音十余岁上,便亲自教导于她。可以说,即便谢宝音嫁入世家,也能掌得一府中馈。
接着便是各家铺子的掌柜。谢宝音出嫁时可谓十里红妆,名下铺子不知凡几。且铺子的账目又b庄子的多些,谢宝音一一看过后,便问:“同是成衣铺子,为何京都的反b江南的差这般多?”京都成衣铺子的掌柜出列,恭敬的垂首道:“禀公主,小的曾调查过,京都的成衣铺子尚不及绣房的生意,更不要说与江南道那边的铺子相b。”
“江南道的富贵人家只会b京都多,偏那边的成衣铺子红红火火,京都的就冷冷清清?本g0ng瞧着,离关门大吉也不远矣。”此言一出,堂下众人纷纷跪地。此时谢宝音又道:“童掌柜若管不好一家铺子,那便一家也不用管了。”
本文会偏种田
庄子上的事不用谢宝音多费心,稼农之事她也不懂,且收成多半也是看天,所以对过账目也便罢。但铺子就不同了,买卖一事涉及众多,若掌柜的再不上心,那底下的伙计自然也有样学样。
等进了公主府,谢宝音便让他们二人一主外一主内,最后再由她自己定夺,如是这般,几年过去,她的公主府不说铁桶一块,但也十分规矩。她离京的这半年多,公主府有他们在,又有她的几个贴身侍nv守着正院,自然也无甚大事。于是事情说完之后,谢宝音便同卢嬷嬷及大管家说起去国公府一事。
作为儿媳,谢宝音并不了解生活中的他。但身为大秦子民、皇家公主,却对他的事迹如数家珍。哪怕驸马已经身亡,她也不能等闲视之。卢嬷嬷是太后的r娘,自然知道薛公,便毛遂自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