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第三个小人跳到了他的脑袋上,细致分析道:你的这首曲子很折中啊!就像刚才那个前辈的表白一样, 进可攻退可守,一切解释权都在你身上。你总是要往前迈出一步的, 想想昨晚河边和你坐在一起看满天星星的人, 你不心动吗?
第三个小人以逻辑缜密的发言力压群雄, 大获全胜, 乔云忻也直接架起了小提琴作为回答。
周遭瞬间安静了下来,只剩下虫鸣声、潺潺水声和风吹过树叶的声响,再无别的干扰。
很快,有音符在这片静谧中探出了头, 它自乔云忻手下诞生,却如同天生天养,在夜空下舞动起来,全无一丝人造痕迹。
季沧溟对乔云忻的演奏向来专注,更何况此刻,当第一个音符响起,他的世界里就只剩下眼前的人,以及对方演奏的乐曲。
那首乐曲是作为一部文艺片的插曲面世,它出现在主角此生最美好的一天——小镇少年第一次看到流星雨,他欢呼着把早就睡着的同伴喊醒,强迫对方和自己一起许愿,末了又强迫对方把愿望写下,装进盒子,又埋在了对方倚靠着睡着的那颗树下。
那时少年还没有离开小镇,没有开始自己颠沛流离又波澜壮阔的一生,那个晚上的他所感受到的只有快乐,不掺杂一丝负面情感的快乐。
相对应的,这首乐曲也没有掺杂负面情感,但关于它的主旨确是有争议的,一如那段剧情背后所代表的感情。
有人认为那段回忆代表了主角对于过往的怀念,友人是他心里最纯粹情谊的代表,无关其他;也有人认为那段回忆代表了主角未说出口的情愫,友人并非只是友人,而是他藏于心底的爱人。
然而友人并没有离开小镇,主角也没有回去,前者没有出现在占据整部文艺片最大篇幅的“现在”里,无人得知他的现在与未来。
正因为此,秉承着两种观点的人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