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搞死他爹出了份力,估计当场就得动起手来。
王仲先愣了一下,随即忍不住笑出声来:“你平时挺机灵的,怎么这会儿犯傻了?詹沛被判了斩立决,子孙五代禁止科举,他怎么可能是詹沛的儿子?”
裘智这才长舒一口气,脑子也清醒了不少。他转念一想,詹沛的幼子詹明蔼年纪比王景隆大上一些,王景隆自然不可能是詹家的人了。
王仲先又补充道:“他爹叫王琼,因办事不力,被罢官贬黜,回了金陵老家。”
裘智恍然大悟,原来是前礼部尚书的儿子。虽然老爹丢了官,但毕竟曾经身居高位,家中多少还有些人脉,为儿子安排留京并不困难。
他心中对王景隆的傲气颇为不满,小声同王仲先吐槽:“礼部尚书这官可真不好干啊,不是被杀就是被贬。不过我相信,我家那口子,肯定能全身而退。”
王仲先本来和裘智说了两句话,心情稍微松快了些,却听他三句不离朱永贤,明晃晃地秀恩爱,心中不禁又有些气闷,瞪了他一眼,并不搭话。
王景隆与王仲先同在刑部观政,这一科进士分到刑部的约有十人,其中只有他们二人是南方人,又恰巧同姓,因此来往密切,关系日渐熟稔。
潘文子与王仲先同住一处,王景隆知道潘文子是二甲头名,名次比自己高出许多,心中不免带着几分讨好之意,主动与他交往。
王景隆万分惋惜道:“潘兄是二甲第一,理应留在翰林院,如今去了广西偏远之地,还不知何日才能回京。”
这年代做官,人脉关系至关重要。王景隆与二人是同年,有着天然的纽带。潘文子性格圆滑,才华横溢,若是留在京中,定能互相倚仗。
潘文子一心只想跟随王仲先,对于是否留京并不在意。他微微一笑,淡然道:“都是替朝廷办事,去哪不一样。”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