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解剖验尸,再无一技之长,在卫朝似乎只有仵作一职符合自己的需求了。张叔上了岁数,平日里走街串巷,对这种事比自己了解得多,所以才想同对方打听。
张叔看裘智的脸色,心中不由暗暗叫苦,心想自家少爷该不会想去当仵作吧?他虽有心规劝,但知道裘智主意大,一旦下定决心,旁人难以改变。
张叔微一沉吟,叹道:“少爷,仵作这行当,大多是父传子、师父传徒弟,从小就得跟着老仵作打杂、学习。”
言外之意,现在想入行为时已晚。
话音未落,院外传来一阵敲门声。广闻忙去开门,不一会儿,便引着一名青年走了进来。
来人正是王仲先,他是长沙府湘潭县人,算是裘智的远房表哥。今年年初,进京赶考,奈何名落孙山,便留在国子监读书。
王家家境殷实,即便王仲先只在国子监读书三年,但家里还是出钱,给他在京中置了好几处宅院。
他见裘智眉头紧锁,不由笑道:“怎么了?有什么愁事?”
裘智皱着脸道:“不想坐吃山空,想找份营生。”
王仲先看他小大人的样子,心下莫名一动,语重心长道:“你想自立是好事,但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你既然已有秀才功名,更该潜心苦读,争取早日金榜题名。”
裘智低下头,一言不发。
王仲先见状,继续劝道:“你才多大?等过完年也不过十六岁,与其急着谋生,不如趁年轻多读几年书。待来年正月十五过后,国子监开学,你便去上学如何?”
裘智这才想起,外公生前替自己捐了个贡生的名额。捐出去的银子就像泼出去的水,自己不去,这笔钱也打水漂了。
既然一时半会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