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封奏折的大致内容是说陶家近日在河间府购置了一百亩的良田,但是这一百亩的良田他们购置了之后,刚刚进行了小麦的播种,就被人全部捣毁,那些佃农白忙活了一场,直接错过了夏种的时节,这一百亩的土地今年或许会颗粒无收,庄头哭诉到陶家面前,陶云亭这才知晓了此事。
陶临九在调查之后才知道,原来当初的卖家之所以那么痛快不讲价就同意卖了,就是因为这块地连着的就是毅王的土地。
大周朝对于皇家宗亲是有不同的安排的。
一般而言,皇帝对于女儿还是比较宽容的,要么是招驸马,要么是下嫁勋爵之家;而对于儿子们,则是分为得宠和不得宠之说。
例如永嘉帝留下的几个儿子,除了太子周承翊是继承大统外,其他的几个成年皇子,例如宁王,他就是那种不受宠的,那就在他成年后京城修个宁王府,稍微分点财产给他就算了事,等再过个几代,宁王一脉就是落魄宗亲,就会被边缘化起来。
而若是受宠的儿子,例如三皇子端王若是不犯事,除了在京城有王府,还会在其他地区给他封邑,享受封地上的供奉,这样的王爷就格外值钱一点了。
这个毅王其实已经传承到了第二代,第一代毅王是大周朝第二位皇帝穆宗之幼子,穆宗特别喜爱这个幼子,临死前给了他河间府的大块封地,永嘉帝虽然心有不喜,但到底是自己的亲弟弟,只是些许钱财土地,并非实权,永嘉帝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如今的这位毅王,若论亲疏,是周承翊的亲堂弟,根据大周朝的律法,亲王依旧是要居住在京城的,除非犯了大错被削去了亲王爵位,才会被迁出京城。
这也好在前三位帝王子嗣不丰且大周朝传承的皇帝到现在不过第四代,否则要是封了太多亲王,这偌大的京城恐怕都住不下了。
这在以后或许会成为一个问题,但是暂时尚且不是迫在眉睫之事。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