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天衣无缝的信都在何逸钧那里,何逸钧都能猜到。
然而何逸钧早已将这些信撕得粉碎。
因为他早已知道郁府只有他还活在这世上,其他人早在七年前都遇害了。
何逸钧很早便知道这些家书皆出自郑竹暮之笔,自然不因此感到诧异。
至于是怎么发现的。
一是因自己寄的信句句提及郑竹暮,介绍郑竹暮本人。
而回信中却只字不提及郑竹暮和何逸钧,称呼用的全是“汝”、“吾”等词。
仿佛在强行匡正何逸钧和郑竹暮毫无关系。
二是因信中所言与郑竹暮所言十分相似。
若真如此相似,那么郑竹暮可以与回信之人结为伯牙子期之谊了。
既然郑竹暮一直在写,何逸钧便一直在演。
尽管郑竹暮一番用心,但何逸钧还是选择在郑竹暮看不见听不到的地方把信给撕了扔了,回头继续专心准备好回邺阳用的盘缠。
钦差大臣一封封翻阅完后,信封零零星星散落于地,把地面遮得严严实实,浩如烟海,冷声道:“郑竹暮,你写这些信都是写给谁的?有什么用?”
钦差大臣实则想问收到这些信的人是不是与抵制皇权或者贵族有关。
郑竹暮翕动干瘪的双唇,本想开口回话。
这时,一直未发言的何逸钧忽然抢过郑竹暮话头,语气平淡似水:
“前朝昏君待郑先生不薄,郑先生曾经跟我们学子说,郑先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