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混沌的眼睛,如同漠然的茶色玻璃珠,映出种种景象,却不能理解。
医院的问题,始终没有好转。
工作两年之后,郁昌久违地尝到了闭门羹的滋味,饶是他再如何笑脸相迎,等得腿都僵了,对方也不过是打起哈哈,敷衍着送客,承诺以后再说。
他只能无所事事,心不甘情不愿地清闲下来,在公司徒然地消磨时间,掰着手指,一遍遍地计较着,把绩效算来算去,得出一个少得可怜的最终数字。
好巧不巧的是,那个踩着郁昌当垫脚石的主角,正是新招进来的年轻大学生,曾经让他生出过优越感的刘青云。
郁昌是那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性格,如果对方和他没有利益牵扯,眼红一阵便罢了,如今,两人做的是同一条生产线,表面分工明确,然而,地盘究竟应该怎么分、分多少,实际正处于一个岌岌可危的动态调整之中,面上不显,暗潮汹涌。
即使对方手段激进,仿佛一只初露头角的小兽,急不可耐地撕咬着眼前大块的肥肉……
最后一件事,则有关郁燕。
郁昌怎么也想不到,放学之后,她偶尔会带回家的、干瘪的书包里,装着的不是明星周边,或者一些精巧的小玩意儿,而是一本又一本的教辅资料。
从小到大,一张张飘着触目惊心数字的低分成绩单,早已让这位无所不包、细致入微的哥哥,深深地了解到,那些义务教育之中的公式、诗词、字母,对自己没什么天赋的小妹妹来说,是怎样一头令人痛苦的洪水猛兽。
毕竟,连照顾妹妹的本事都没有,还当什么哥哥呢?
直到,几天前,他趁着郁燕洗澡的时候,悄无声息地进了她的卧室,想给妹妹把被子铺得整齐一些,却看到,那只歪歪斜斜,摆在床头的书包,半开着拉链
在学生时代,郁昌曾经无比熟悉的,那几本学习资料,竟然整整齐齐地列在妹妹的书包里,他随手抽出一本,翻开一看,那些折迭过的重点题型上,还有郁燕独特的字迹,所做的密密麻麻的红黑标注。
虽然,这种变化,暂且无法改变什么,也无法在短时间内,让郁燕在市联考、省联考内一飞冲天……但是,其中体现出来的东西,已经足够惊人了。
他不清楚,妹妹为什么要背着自己偷偷用功,开始钻研称得上是折磨的各类学科;
郁燕在担心什么?
……难道,她认为,将来的他,连亲妹妹都养不起吗?
无数珠帘一样的水珠,从两边大敞的窗户空隙中,密密地斜飞进来,迅速地积起一滩扩散开的水渍。
突然之间,他不知道自己还能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