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九摇了摇头:“杨阅本是盐商,因被污贩私盐,官府不仅查抄了家产,还被判了死刑,后面被人舍命救出,就有了后面的杨阅之乱。”
严星楚陷入沉思,这和他知道的有些不一样,他听说是杨阅因官府盐引不公,损害了杨阅的利益,于是杨阅纠结海盗攻陷了府城杀官员抢百姓,随后东壁大乱,耗时半年多才剿灭。
想起陶玖曾说他在东南从军,而陶玖也没有必要欺瞒自己和余重九,那么陶玖的说法应该就是真实原因。
他也琢磨到了,为什么陶玖要说这事了。
以杨阅当地大族,官府不仅抓了,还判了死刑,而现在他们围堵官衙,虽非围攻,但只要一个把控不住,谁知道会不会事态恶化,到时在无法挽回。
而陶玖还提到了边军的官,不是边军的官有多丑恶,而是在边军控制地区,不容许有这种聚众闹事的苗头,如果判断危害军中各衙门的动作,立即就会强行镇压,而这只需要一道军令。
余重九吃的是递夫的饭,与官衙的人接触较多,听了陶玖说的话,很快就想明白了,顿觉背后冷嗖嗖,他们只是想争取恢复工作,而不是真想冲击打杀官衙。
但又想到,兄弟没有事做,这一家子如何养活,内心挣扎,很是犹豫。
严星楚看他神色,这不正和当初火炮丢失时大伙不知何去何从的心态一样:“重九,先把兄弟们招呼散了,我和老陶在离开安靖卫前来找你,我们再聊聊。”
余重九抬头看向严星楚,想起当初也是这个年轻的书佐官在火炮丢失后,带领着大家又把火炮找了回来,他相信当日那么曲折都能趟过,那严大人开了口,那就必然可以解决。
有了盼头,就立即想起军需衙门外那一百多兄弟,马上向两人告辞。
一刻后,有三人愣住了,二人在军需衙门内,一人在军需衙门外。
董其忠听说递夫都散了愣了,他好不容易积蓄的情绪,一下没有着落。
军需衙门内新接手何开岁的出库官吴大仁,无意中打碎了一个杯子,听旁边公房的人传,杯子质量不好,吴大人衣袖轻轻的碰了一下,落在地上就碎成了渣。
带队赶来的镇抚司总旗郑九州愣了,这人呢,不是递夫闹事吗?
郑九州立即骂起了董其忠娘,这是把镇抚司当猴子吗!临出来,鲁大人亲授计略,让他先礼后兵,当以驱赶为主,不要妄动刀兵。好不容易有次表现的机会,然后就没有了……
此时的严星楚和陶玖当然不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