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不是你嫌我老,实话不多吗!”邹钟闻也很懊恼。男人年过三十也是要讲时髦的,跟年轻人交流的时候套用些网络热梗的表达。桌上刚好摆有一只9960在开发期间的样品,邹钟闻放到地上请小娅试穿,感受区别。
“哎!怎么和档口里的版本不一样!你这只也不跟脚。”小娅走第一步的时候就感受到脚踝和鞋后跟处的明显摩擦,再走两步就完全脱离。她是标准的36码,每一个来下单的客人都会让她把9960穿上,看看行走时的实际效果,她则又蹦又跳地展示鞋子的柔软和贴合度,洛诗妮实际生产的9960没有一双会不跟脚。
“其实小宋总刚拿鞋底给我并阐述理念的时候,我就给出过判断,这种鞋底虽然款式好看经典,但前后弧度一致没有明显曲线,只适合做中高帮,而非低帮的勃肯,不然就是容易不跟脚——这是鞋底结构所决定的,如果改变弧度,这个款式又没那个气质了。”邹钟闻把鞋拿回手里,继续细致地展示,“不跟脚这个弊端没办法在鞋楦上解决,就是我师傅的师傅来了也爱莫能助,这一点小宋总也是能理解的。所以他最初给出的方案是在后跟处再做两道可以弯下来的褶子,把这双鞋当半拖踩!在穿着方式上引导消费者忽略不跟脚的事实。”
“这已经是个很精巧的小心机了。”邹钟闻用手将鞋后跟的帮面摁下又展开,指着那块内里,眼里满满是对自己老板的认可,“小宋总还有奇思妙想,居然想得到在这地方嵌一圈弹力皮筋。皮筋又是夹在皮料和绒毛之间的,所以同行们就是拿到了洛诗妮的鞋,不完全拆解就直接上手复制,很容易忽略这个细节。”
“我们的先发优势还能持续一阵子。”邹钟闻鼓励小娅继续接单,猛猛接单,车间里的手工组一天比一天多,产量也在呈指数级增长。
熊安从下料针车搬离那一天起就主动请缨,比起再雇佣一个针车管理,对洛诗妮的工作流程烂熟心的他去盯着帮面生产是最好的人选。
起初高云歌也比较犹豫。某种程度上来说熊安是他带入行的,小伙子还太年轻,心性未定很正常,他担心熊安不能胜任,会遇到搞不定的问题。再加上真皮昂贵,还有一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