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丰渠好听。”
不知谁说了一句,大家在心里琢磨了一遍,发现确实好听。
“不如就叫丰渠吧。”王师爷道。
拓九连忙接上,“那你记得在县志上写上一句,是我拓九想到的这个名字!”
赵丰年苦笑不得,“这渠是百姓们的功劳,如何能让我领,还是不妥。”
只不过,无论是官员还是百姓们,都觉得“丰渠”朗朗上口,甚至在两县交界的地方立了一块石碑,纪念这第一条人工渠。
得知了这件事,犁丘县县令羡慕不已,整日念叨。
不过,这些赵丰年就不得而知了,此时他正被巧娘盯着喝完一碗鸡汤。
“娘,你真的看错了,我没有瘦,就是长高了。”赵丰年无声地拒绝。
巧娘也不是真的非要逼儿子喝鸡汤,毕竟儿子不爱喝这玩意她又不是第一天知道,只是心疼他这些日子忙进忙出,这几日竟然是病倒了。
“自打到了这里,你们就没个歇息的当儿,都是多大的人了,还不知道爱惜自己的身体,你自小身体就弱,好不容易养好了,如今又病了,你叫娘怎么不担心?”巧娘一边说,一边抹着眼泪。
“大夫都说你这是操劳过度,总之我不管,你给我好好养着,这些日子,就是天大的事也先把身子养好再说!”
赵丰年知道这回肯定是让巧娘赵来贺担心了,索性她说什么都应了下来,好不容易才将巧娘哄得破涕为笑。
底下几个县里,拓九是第一个知道赵丰年生病的。
自从丰渠顺利通水,其他沟渠都在按照计划进行,春耕也结束了,他便履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