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两个惊恐的孙子带了出去。
兄弟不和,是她跟赵老头没教好孩子,可不能让孙子辈也这样。
只是第二天,巧娘就送了一篮鸡蛋来。
“想着娘养着几只母鸡,开春才孵了一窝,索性没给您留鸡崽子了,这篮子鸡蛋是这些日子鸡崽子换的,宝儿惦记爷奶呢,如今家里鸡蛋多了,说起前面奶奶给他炖鸡蛋吃,最近从书里学了什么‘百善孝为先’的,要孝敬爷奶吃鸡蛋呢。”
不管是不是孩子的意
思,总之东西是实打实的,赵老头跟张氏都十分开心。
张氏关心了一番赵丰年最近的身体,赵老头倒是问了几句读书的事。
“且跟顾秀才读着呢,读得怎么样我们也不懂那读书的事,只不过这孵小鸡的主意,就是宝儿从书里得来的呢。”
张氏惊叹连连,赵老头起了几分兴趣,多问了几句,听完连连点头。
“宝儿是个读书的料子,你们好好养,给他把身体养好了。”
巧娘自是答应不提。
王三娘回来后听二老说了这事,虽然高兴有白得的鸡蛋吃,但是对于孵小鸡的主意是他一个六岁的孩子向出来事是一个字都不信。
“......她柳巧娘给自家孩子脸上贴金呢,也不怕孩子压不压得住,他赵宝儿才上过几日学堂?认识字了么,就想到孵小鸡的事了?咱们大胖比赵宝儿还要多读两个月的书的,怎么从没听他说过书上教孵小鸡呢?”
村里人跟王三娘打听这事的时候,王三娘不屑一顾。
为了求证,还有人问到了陈秀才跟顾老秀才那边,问是不是书里还教怎么孵小鸡,大有如果是真的,就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