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袭击下牺牲。先头部队到达麻家寨,抓获企图邀约地方反动武装围堵红军的联络人员姚玉顺、龙永山,从而摸到了敌情。但龙海清是本地人,对地形、路线极为熟悉,麻秀成部隐藏在石号坡密林中,不断向红军射击,红军队伍陷入了极为不利的局面。
为了摆脱这种困境,第三团(即川黔边独立团)团长马吉山主动向王光泽师长请战,要求带领一个排阻击敌人。在石号坡的密林中,马吉山率领战士们利用现有地形,临时筑成一道阻击防线,同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战斗。敌人凭借着人数优势和地形便利,不断发起冲锋,红军战士们则顽强抵抗,子弹打光了,就用刺刀拼,手榴弹扔完了,就用石头砸。但由于寡不敌众,地势不利,弹药耗尽,红军的枪声渐渐稀少,马吉山团长多处负伤,被敌人围逼得无可退让。面对四周围拢来的敌人,马吉山一边高声呼喊,要同志们战斗到底,冲出去就是胜利的口号;一边拉开手榴弹的导火绳,冲入敌群,与敌人同归于尽。战士们悲痛欲绝、视死如归,他们将已无子弹的枪砸烂,举着手榴弹,打开导火绳,高喊“共产党万岁!”最终,阻击排除少数人突出重围赶上大队伍外,其余20多位战士英勇牺牲。
马吉山和他的战友们,用自己的行动和鲜血,保证了大部队安全转移。1978年4月,长兴区委会、长兴区人民为了缅怀革命先烈,在石号坡战斗遗址旁建纪念塔和烈士墓。纪念碑为石质宝塔式,坐西南朝东北,碑高7.9米,底基座是2.25米的正方形,共分5级,座高2.25米,整个纪念碑高10.15米。碑题为“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碑座四面刻有碑文、松柏图案及毛泽东的《七律·到韶山》《七律·长征》,这些文字和图案,不仅是对先烈的赞美,更是对革命精神的传承。墓前刻着毛泽东写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和“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墓侧立有“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石碑,表达了对烈士们的崇高敬意。墓前是讲台,台下为900平方米的平台,平台四周立有石凳,每逢清明节,当地党委政府就会组织学校和各单位前往祭奠,重庆市秀山县雅江镇、中坪乡也会组织学校和单位一起参加,人数多的年份,可达6000人。2004年11月,松桃苗族自治县迓驾镇党委政府在对纪念塔各种设施进行维修时,在烈士墓旁立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碑。1988年6月和2003年7月,石号坡烈士纪念塔两次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它见证了红军战士们的英勇无畏,也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