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性,这里植被茂盛,森林覆盖率高,是众多野生动植物的家园。同时,充沛的降水也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充足的水源,使得这里成为贵州重要的农业产区之一。
(四)自然资源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自然资源丰富,犹如一座天然的宝库。矿产资源种类繁多,重晶石储量70万吨,铅锌矿石储量153万吨,铁矿储量871万吨,谯家烟煤查明储量2306万吨 。这些丰富的矿产资源,为当地的工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水能理论蕴藏量9786.68万千瓦,可开发建站72处,装机容量4170.87万千瓦 。乌江作为这里的母亲河,不仅孕育了灿烂的文明,还蕴藏着巨大的水能资源,一座座水电站的建立,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野生动物种类繁多,脊椎动物有85科309种,陆栖寡毛类动物有2科3属19种 。这里是生物多样性的天堂,各种珍稀动物在这里繁衍生息,构成了一幅和谐共生的自然画卷。
二、历史文化
(一)历史沿革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就有人类活动。这里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古老的先民们在这里留下了众多的遗迹和文物,见证了他们的智慧和创造力。春秋属楚,战国一度入秦,后又归楚,秦代属黔中郡。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这里历经了多次朝代更迭和行政区划的调整,每一次变革都为这片土地增添了新的文化内涵。蜀汉置汉复县,沿河县分属汉复和万宁。唐时先置务川郡,后改思州,沿河属之。元置沿河佑溪长官司,元、明、清时期县城均为土司驻地,民国三年改为沿河县。1934年,在沿河境内建立10个区、30个乡苏维埃政府,这片土地成为了革命的热土,无数革命先烈在这里抛头颅、洒热血,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出了巨大贡献。1949年12月29日,沿河解放,1986年设沿河土家族自治县,2011年属地级铜仁市。
(二)红色文化
1934年,贺龙、夏曦、关向应率领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在枫香溪(后划归德江)召开湘鄂西中央分局会议,决定以沿河为中心建立黔东特区革命根据地。同年7月,在沿河铅厂坝召开“黔东特区第一次工农兵苏维埃代表大会”,建立苏维埃革命政权——黔东特区革命委员会,这是中国共产党在贵州建立的第一个红色政权 。在这片土地上,红军战士们与当地群众并肩作战,开展了土地革命等一系列斗争,打土豪、分田地,让广大贫苦农民翻身做了主人。他们的英勇事迹和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