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革命根据地的财政经济建设,是在继承湘鄂西革命根据地财政经济工作经验的坚实基础上蓬勃发展起来的。作为新开辟的重要革命区域,其财政经济建设面临着艰巨而关键的任务,首要便是完成两大根本使命。其一,全力筹集军需物资,为军队提供稳固的后勤保障,确保红军能够灵活、有效地组织军事行动,在战斗中获取胜利;其二,大力支持各级苏维埃政权建设,保障根据地各项建设的财政支出,让苏区成为红军坚不可摧的立足之地与可靠的大后方 。为达成这两大核心任务,黔东革命根据地在财政经济建设进程中,逐步构建起了一套完整且独具特色的财经工作体系,涵盖指导方针、组织机构、工作措施及制度纪律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一、财政经济工作机构
(一)红三军经理处
为适应既作战又建设的复杂环境,黔东革命根据地的财政经济工作机构形成了两个关键序列,其中红三军经理处便是红军极为重要的财政机关。它肩负着四大主要任务:其一,精准贯彻执行军部关于财政、后勤的各项要求,并结合实际情况,代军部制定一系列具体的政策与措施,确保财政工作的方向正确且具有可操作性;其二,严格按照“统筹统支”的科学原则,对全军的军资、军需进行全面管理与合理调配,保障资源在军队各部门间的均衡分配;其三,积极组织军需品的筹集工作,通过打土豪、打给养、开展贸易、执行征发等多种手段,不断扩大军需储备,为红军的作战与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其四,对全军各级财经机构的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确保整个军队财政体系的规范与高效运行。
经理处拥有一支规模达400多人的专业工作队伍,经理由陆金山担任,主要成员包括江奇、陈希云、杜世兴等众多经验丰富的干部。经理处下辖总务科、粮秣科、保管科、会计科以及监护大队、运输大队。其中,总务、粮秣、保管和会计四科,承担着全军财、粮、物从收存、管理,到预算、审批、调拨和监督的全流程职能,是军队财政运作的核心部门。而监护大队则是一个极具特殊性的单位,它承担着保管红三军钱币以及金银、珠宝、食盐等贵重物品的重要职责。监护大队在经理处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同时直接对军部负责并汇报工作情况。该大队对所保管的物品并无支配权,仅依据军首长和经理处签发的文件,准确、如数地调拨物品。正因如此,它实际上成为了红三军在黔东时期的“流动金库”,即便在急行军时,也能凭借临时抽调的人员和40多匹专用骡马,保障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