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全面的贯彻实施。在民主建政方面,各级苏维埃政权成立后,首先废止了国民党的地方各级政权的权力,宣布废除保甲制度,派出工作组在纵横200余里内广泛开展工作,组织广大农民组成农民协会,组织了贫农团和雇农工会,联合中农,抑制富农,集中力量把斗争矛头直指地主阶级,特别是罪大恶极的地主恶霸。但是,地主、富农只要不反对工农苏维埃政府,不再剥削人,都可以回家住,同时还保护他们的安全。通过这一斗争策略,极大地孤立和打击了一小撮敌人,充分地鼓励和调动了最广大人民大众的革命热情和积极性,推动了苏维埃运动在黔东的发展进程。
用统一战线思想处理土地问题
黔东特区工农兵苏维埃代表大会所制定和颁布执行的《没收土地和分配土地条例》贯穿着统一战线思想。《条例》提出了“为了土地和秋收,为了农民而战”的口号。在土地革命过程中,根据地区域内的8个县,近100个乡,10多万人参加了土地革命,打土豪约680户,其中426户的土地被没收分配,还没收了部分豪绅的财产,同时“消灭口头的与书面的一切佃租契约,取消农村这些财产及土地的义务或债务,并宣布一切高利贷的债务无效” 。最广大的农民群众收回了自己开垦出来的而被地主豪绅霸占的土地,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愿望。从土地革命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中,可以清楚地看出统一战线思想在处理土地关系问题中的运用,即依靠雇农、贫农,对中农采取保护政策,团结中农,对富农采取分坏田等抑制政策,这就团结了农村大多数农民,孤立打击了地主阶级和反动富农。
用统一战线思想处理经济问题
在1934年6月13日红三军政治部翻印的《苏维埃建设》中明文规定:中国“苏维埃政权以保障工农利益并限制资本主义的发展,更使劳苦群众脱离资本主义的剥削走向社会主义为目的”,“苏维埃财政政策,建筑于阶级与革命的原则之上”,“苏维埃把主要财政负担放在剥削者身上”。在实践中,这些政策得到彻底的贯彻实施,苏区范围内取消了一切强加在劳苦大众身上的苛捐杂税,同时取消了一切高利贷,穷人不还富人钱,焚毁了借据契约,解散了国民党政府的税收机关,惩办了税收人员,动员广大群众为经济建设而斗争。苏维埃政府筹集经费时,把主要目标放在地主和大商身上,对一般商人和富农,实行适量捐献,对其他阶层,实行公平、合理负担。这些政策的制定及实施,揭示了黔东苏区统一战线的内容和实质。
本小章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